很久没有因为一部电影有感而发写点什么了。看《洛丽塔》看得很心酸,几年前看原著和铁叔版还没什么感觉,只觉得是部很精彩的小说。但现在已经能解点其中味了吧,看到了更多的细节,包括自己的情感影射和背后纳博科夫的一些东西。

先说作品本身。相比下来库布里克的版本还是比较重情节的,剧作占优,更多表现人物关系的变化和一些心理征象,构图和剪辑风格上也觉得是一种比较克制的、有距离感的“戏谑和怜悯”。这一点或许贴近原著,因为纳博科夫夹带了很多私货,常见的讽刺对象譬如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媚俗的美国大众文化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他称他们为维也纳巫师),当然还有对他而言意义非凡的汽车旅馆。铁叔的版本就比较唯美了,风格感伤,侧重刻画情欲,他那双忧郁的眼睛一直勾勾地盯着镜头,就感觉他的心要被欲望吞噬了一般。

当然,几年过去再看《洛丽塔》,之所以感触加深,也不全是因为对作品更熟悉了。我在亨伯特的身上照见自己的内心(hyw不止一次地调侃过如果他导《洛丽塔》一定让我演男主),自然没有他那么夸张的心理桎梏,但因为我在感情上一向很不顺利,导致我觉得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感触实际也有点畸形。这方面的一些经历还时常会让我感到伤感、遗憾,后来的追求也多觉得压抑和无奈,好像已经不太信得过自己,感觉心里还是挺有障碍的,不知道怎么样才能重拾信心把自己再一点点地打开。我本人经历和同龄人交往的空缺,加上现在的氛围又让我觉得“恋爱”成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幻想,确实很多困惑。有人觉得我柏拉图,我只能苦笑。事实上我相信真爱在于灵魂的亲近,“灵魂”这个词在我看来很朴实无华,不是什么摸不着的东西——剩下的一切都是通往这个目的的途径。

我又是个很容易紧张的人,这两天看到很多“女性主张”,我颇觉得艺术家也是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生活在话语碎片的洪流中,稍微探身便要当头一棍,创作也不得不说是困难。这些是我的心里话,相比于权利弱势带来的恐惧情绪之外,人和人之间缺乏信任才是更让我害怕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