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超前于时代的大卫柯南伯格遭遇审美与电影思维日趋简单的主流影迷,豆瓣低分之谜,显然可以理解。
这个时代的伟大的导演们要是能从豆瓣拿到高分,一定是观众发了疯。
柯南伯格依旧掌握着技术发展对我们迷恋与求索真实的不可控性,尽管过去那些最超现实的情色与才华象征的影像被削弱为对话与陈述,他对技术与人的想象与探索,依旧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的艺术边界。有时候我在想,他还能玩出什么新的花样?但是他的思维触角总是能到达我们所不能。
大卫柯南伯格依旧是上个世纪和这个世纪电影艺术最伟大的深度创作作者之一。这部电影它更适合思考,不适合评判,因为他已经不再追求一种可被量化的艺术,而是艺术让位给技术,并连同潜意识一起渗透到现实。
演员来说,男主角发挥很好,两位核心女演员在我看来好像都缺少了一些特质,一种强势的,进攻性的或者控制性的力量,又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当然这与电影本身的风格变化有关,影像的削弱与导演思维更进一步的强化,让每个人物都需要置身于一种没有影像和配乐作为辅助的冰冷的摄影机记录之下。
影像 75分
整体的影像参与度极低,但不包括最后一幕,最后一幕依旧是大卫柯南伯格送给未来影迷们的礼物,或许将在技术更发达的未来,点燃被技术渗透更完全的影迷们隐藏在更深处的激情。我觉得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无法退步的东西,它在欺骗和削弱我们的过程,一定也压抑着更深层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中能够捕获到一些,这都有助于我们理解这部电影对我们的渗透和吞噬。
导演 95分
伟大的导演其实在各个周期内并不罕见,但是在所有周期内都能维持住这种伟大,而没有陷入到创作的衰退期,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大卫柯南伯格依旧没打算融入平庸的影迷群体,他只想把我们甩得更远。
剧本 95分
表演 85分
我可能会改变女主角的选角,不是她演的不好,只是完全没有融入到大卫柯南伯格的电影艺术,影像被置于导演之后,那么演员就无法从过去柯南伯格的电影里寻找到表演的启发,她需要更有深度的演员来完成这样一个赋予,我甚至觉得这个女性角色本该比男性更出彩,但是台词剥夺了演员的理解和发挥,她被淹没在台词的表象之下,而没有真正启发和赋予女性在这部作品里更强烈的控制力。我并非因此认为这个角色的表演需要更外放,反而依旧要往内收,但是形体的表演需要更特殊的表演方式来调整整个身体和面部最终呈现的表演语言,我认为她不能这么单调,尽管女主角也在试图理解这种微妙。
创新 90分
作品分88
内容系数0.9
影史分79分
技术正在控制和侵犯我们的隐私,但它远不止于此...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在死亡面前,人性无所遁形!
人之将死,一切未被满足的现实都被淹没在步步紧逼的死亡和日渐膨胀的幻想里,放大的欲望成为抵抗死亡唯一的尊严和体面。我还蛮喜欢它切入教授主体的视角,“衰老”当真极其可怕,更可怕的是,这种临死前把自己的人性和欲望剖得明明白白的抵抗终究只是 ...
表演无关道德!
第二次看,视角会更成熟。叙事上,我认为这部作品画了一个很中式的“○”,除了依旧没有彻底被解答或者她就只应该是如此的汉娜,它让所有其他人物的存在和行为都给出了基于这个题材本身比较合适的一个解答。题材上,它关于集中营,关于大屠杀,其实承 ...
相对还是很满意的一部剧情片!
剧本,导演,演员发挥都很好,男女主演我都挺喜欢的,即便是发挥空间小一点的男演员其实他也给出了一些很独特的东西,这是一个内心我认为还是很天真的一个男人。当然它是一部女性为主的电影,而女演员也显而易见的拿出了一年一见的最佳表演或者至少是 ...
模仿《黑天鹅》的失败之作!
有惊喜,但是更多的还是可惜。我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等,等一个时刻它能告诉我它不是在借鉴《黑天鹅》,但是很可惜,从镜子砸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完了,果然如此。剧本上,它其实没有照搬黑天鹅的整体叙事方式,国内的题材其实也没有办法去彻底的 ...
舒淇和侯孝贤的关系我觉得是一种特质和优点的互补
千禧曼波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有些矛盾还没处理到顶,真实的人物关系里其实整部电影的所有细节和冲突都是成立的,就是被侯导的风格弱化了一些更极端性的空间,有点可惜。这次看,我还是觉得这个问题存在但是也可以把它视为一个小问题,但是一个新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