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腾讯出品的《解释鸿沟》 ,是围绕陈嘉映做的半纪录片式节目。看了几集后感觉,这个节目确实会像陈嘉映在第一集中所担心的那样,不会有太多的观众感兴趣,主要因为节目中所讨论的大多数问题作为学术来说很具体,但对于具体生活来说却不具体,同时又没有直观、直接地展现出讨论这些问题时所体现的方法论与价值观,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不太容易获得延展性收获。

就我个人的观感而言,我觉得陈嘉映的水平确实远超节目中出现的绝大多数学者——特别是他的哲学同行们——也远超他在著作中所反映的水平。这个节目对于他本人来说并没有祛魅,反倒祛除了其他很多哲学从业人员的魅——啊,你们就这个水平?

让我比较印象深刻的是,与陈与钱理群谈话的那集,钱的哲学深度和思想来源肯定不如陈深厚、广博,但他的人生经验足以应对陈对他(其实也是对自己)的疑问。在我看来,钱具备了一种「活够了的坦诚」,而坦诚就是面对人生最锐利的武器,当然如果真想做到足够坦诚,那就必须觉得自己活够了。陈在其他时刻都是一位为他人答疑解惑的智者,但面对钱理群时,他虽然没有太大的疑惑,但看起来也非常渴望从钱那里听到不一样的答案,而钱的回答确实也引起了他的情感震动,比如在某些时刻能看到陈在沉默的间隙,眼眶泛红。可能对于任何人来说,将自己放置到怀有真正的好奇心和不断寻找答案的境况中,才能获得不断思考的动力。否则,一旦一个人自认为找到了终极答案,那么,要么会变成疯子、要么会变成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