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看蔡明亮的电影大概是二十年前。《天边一朵云》,一部很文艺的电影,台词吝啬得只有一句,其他的语言都是歌舞部分的歌词。当然,还有一刀未剪下溢出的荷尔蒙。

我不是蔡明亮的影迷,他的电影也只看过这两部。据说这部《郊游》是蔡明亮的息影之作,我看127分钟的版本,与完整版的138分钟之间少了什么,无从知晓,也许并不重要。

...

127分钟的片长,基本长镜头构成,最长的得要有十几分钟,而且是定格的那种。为啥叫定格?就是那种你打了个盹回来再看,屏幕里的人还在原地,基本还是原来的姿势。

这么描述下,这部电影该是无聊透顶的吧!但奇怪的是,这部电影从头到尾竟完全没有犯困的感觉,反而在一段段几近不变的镜头下,能够感受到画面里的情感如涓涓细流般流入心扉。

...

《郊游》本身就不在讲述什么故事,很意识流的拍摄手法。看一个男人为了生活,日复一日在街头举广告牌,饿了吃饭、乏了抽烟、急了就当街撒尿。

他带着一对儿女窝在破落的房间里,没有水、没有电,他们在公共厕所洗漱、在天桥上分享盒饭、在烛光中抱团取暖。

...

影片描述的就是这样的生活状态,正如影片的英文名“Stray Dogs”流浪狗一般。与生活一比一的画面节奏,他们在里面演,我们在画外看,两个空间的同频,让画外的人充分地感受他们生活的悲苦。

当然,还有女人。蔡明亮拿他御用的三位女主角演绎同一个角色,似乎是前妻,又有点凌乱。像是回忆,像是现实,又像是梦境,她们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内,讲述着自己与这父子女三人的过去和现在。

...

没有女人的日子里,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流浪,在失去了墙的守护的废墟楼宇中穿行,地面上堆积的瓦砾是屋顶随时可能掉落的警告,成群结队的流浪狗不知是在啃噬食物还是流浪人的灵魂。

你要说这电影看起来像首诗,那泪水定然能把纸面浸湿。你要说这电影是在描述生活,这无声的绝望连称其为活着都惴惴不安。

...

导演给了这个男人一段长长的特写,我们看着他口中念着《满江红》,看着他泪珠止不住地流出眼眶、在脸颊上滑落、流入嘴角,悲悯之感油然而生。在这样背景的衬托下,男人口中台普的《满江红》念出的不是岳飞的悲壮,而是一个中年男人为生存耗尽心力仍走投无路的绝望。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据说台湾的中年人从小都念过《满江红》,这一度是台湾当局错误思想路线下对一代人的毒害。

...

这许多输出,都依然是在固定不变的机位下长镜头里的演绎。虽然这长度,都比不上影片末尾的那段长达15分钟的长镜头;画面里的两人,女人背对着男人,就这么站着。

长镜头似乎是此类艺术电影的特质,《郊游》的调调很让人会想到毕赣的《路边野餐》,同样是碎片化的叙事,还有那四十多分钟的长镜头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只是后者是活动着的。

...

不需要完整的故事叙述,碎片化孔隙中的留白已然能够让人自行脑补必须的情节,或者给到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毕竟,在这样一部电影中,情节不是影片的主角,眼前的情感共鸣,才是影片最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