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课论文,哈哈)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是19世纪末期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一门学科,主要理论包括潜意识、心理结构、防卫机制、梦的解析等理论。精神分析治疗是建立在潜意识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既适用于某些精神疾病,也可以帮助人们解决某些心理行为问题。精神分析理论不仅为心理学及心理治疗技术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文学、哲学等学科产生了强大的效应。

二、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母女关系

家庭关系是大部分人最初的人生舞台,对其中很多人来说,母亲是家庭中联系最紧密的人。与母子相比,女儿和母亲的关系更加亲密,距离更近,然而在亲密无间的亲缘关系的表面之下,种种矛盾却在暗潮汹涌。对于女儿来说,母亲是生活中模仿的对象,也是自己未来生活的预示;对于母亲来说,女儿既可以是自己过去的缩影,也可能成为理想中的另一个自己。女儿将母亲看作生活的引导者,给母亲的形象披上理想化的外衣,当母亲做出不符合自己期待的言行时,或者自己的言行不符合母亲的期待时,她可能会降低对自己的评价。母亲则可能用鞭策自己的标准来管教女儿,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在女儿的身上。期望与被期望的双方很容易产生不可磨合的矛盾,看似和谐的亲缘关系也会产生尖锐的问题。

英格玛·伯格曼导演的电影《秋日奏鸣曲》中展示的母女形象将这种特殊关系中最尖锐、且最令人困惑甚至绝望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想借电影中的母女二人并利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来阐述这种至亲间的矛盾。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是发掘患者或求诊者潜意识内的矛盾冲突或治病的情结,将其带到意识域,使就诊者有所领悟,并在现实原则的指导下得到纠正或消除。电影中一句台词是“对真实的感受,取决于天赋”,我认为这种真实可以被看作是潜意识中的本我所压抑的本能和冲突。比方说在影片中,母亲表面上装作亲近被病痛折磨着的二女儿,实际难以面对女儿的痛苦,并且回避自己早年抛弃女儿的事实,她压抑着希望二女儿尽早去死的冷漠念头,饱受焦虑和抑郁的内心纠结。

影片中的母女在潜意识中都深深恨着对方,但在道德伦理的约束下,她们必须扮演社会赞许的母亲和女儿的家庭角色。这种明显的心理冲突导致她们启用了大量的自我防御机制。她们都使用了反作用形成(reaction formation)这种机制,女儿恨母亲早年没有给她足够的关爱,母亲恨女儿搅乱了她的钢琴事业,但她们双方都认为自己是爱着对方的。我认为片中贯穿女儿一生的防御机制是退行(regression),她从小没有得到母亲的关爱,成年后声称自己不会爱他人,完全放弃了成年人的责任,在嫁给牧师之后完全依赖他。在自己儿子去世之后她使用的机制则是幻想(fantasy),她总觉得儿子就在身边,自己可以用他的思考方式生活。母亲使用的机制有否认(denial),她不承认早年抛弃家庭抛弃女儿的事实。她使用反作用形成的例子还有:当她不耐烦并组织进攻的时候,她称呼丈夫“我最亲爱的”,称呼女儿“我可爱的孩子”。母亲退行的例子则是她说“我得到了记忆和经验,但在躯壳内的我,可以说还没有出生。”

在这里,我想补充在生活中我母亲实际使用过的心理防御机制。这是我在看过电影后,结合精神分析理论以及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突然意识到的现象。在我大概小学阶段,我母亲冲我发火时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你是我妈”,小时候我很困惑,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做我母亲的妈妈,现在我明白她使用的机制很可能是投射(projection)。我的母亲在情感上很依赖我,她需要我来安慰,在她无理取闹的时候包容她,在她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做听话的受气包,我是她生活的倾听者。将母女关系倒错的人是她,她无法接受自己不能做一个称职的母亲的事实,所以她将这种情感压抑到潜意识层面,并投射在我身上,一遇到母女关系不和的情况,她的真实想法就从嘴里蹦了出来。感慨:精神分析可以让一个人对待过去啼笑皆非,百感交集。

三、反思与讨论

电影最后,母亲离开了两个女儿,依旧以无情的形象示人,她爱的还是钢琴和研究了一辈子的奏鸣曲,然而女儿吞咽掉童年的创伤和悲痛选择原谅母亲。艺术来源于生活,导演借一个忧郁的故事讲述了母女间深刻的爱和恨的矛盾。在精神分析的视角下,我们得以清晰地看到了矛盾如何产生,以及冲突如何在不毁灭人的情况下保持自身的存在。防御机制以不健康的方式维持一个人的自我和本我间的平衡,只有看清所压抑的本能才能认清自己。

母女关系矛盾的复杂性难以名状,即使是发展至今的精神分析理论也难以解释各种各样的情感。但借助心理咨询的各种理论和技术,在回顾过去的时候,我可以更为客观地分析让我难过的事件,取代以往沉溺于情绪反刍的方式。并且我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格、人际关系以及我自身,我相信人是可以通过主体的努力达到以往所不及的层次,并且能够修复至亲间的关系,或保持稳定的亲密关系,使生活达到有机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