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2044》
不是很能理解这个故事为什么会选取少数民族语言作为对白,是因为考虑到用普通话说出来会让原本就有点失真的对白更加陌生所以就可以忽略这个问题了吗?其实在看的过程当中我有试图去理解对白,有些单拎出来是能够理解导演在文本上关于记忆成为数据后的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和远距离思念的思考,“我现在最害怕的是停电”之类的,但是为什么?在分镜和运动上极度的简洁,但对白的情绪拧巴、信息量交代太过直给(女儿、逝去的人),我很难有喘息和想象的机会。这个故事确实“2044”。
《在你体内》
特别吸引我的一点是关于“胎梦”和“生育恐惧”,再到“祝福生育”的思考,一种很生理性、意识流的对于“怀孕”这一件事的切入思考,在女人的身体开始孕育生命时,陌生的、另一个小小的肉体是否像带有恐怖色彩的梦境一样拥有侵略性,神性的女性神灵降临在身边,为你带来祝福、以及生命的体验。在剪辑上也非常遵循着官能的流动、人物的情感,但是作为观众其实不太能理解女性神灵和年轻女主的映照关系。女主角去经历和她一样的情感体验的基准和经验是什么。片子声音很出色。
《盖碗茶》
挺喜欢这个故事的:在未来用无人机送药的社会中,一个孤绝顽固的老人要与现今唯一能和他产生联系的人告别,但两个人沉默不语,也没有强诉别离,而是将祝福寄寓在一碗重新加了糖的茶里。在故事层面上来说很温情、很道家、挺打动人的。但是形式上、还有呈现的风土,并没有很好地表现出来。
《诗》
最喜欢的一部片子,2044不再是一个固定的节点,而是一个流动的阶段,时代更迭,但我们面临的文化困境似乎永远都不会变,传递出来迷雾般的悲思:我们如何去守护这一片净土,保留这一张写满字迹的诗页。非常动人,影片对于景观的呈现也非常的好,每一次哈语歌曲的歌颂都对应着人物不同的困境和情感变化(试图融入北方的话语体系、守护年轻一代的渴望、对年轻一代的期望),让哈萨克族这个故事立得起来。演员的表演也都很优秀(尤其是小男孩)。这个故事的落点放在男孩身上,最后的镜头是向上的不同的诗页,一个或许本不够熟悉的“家庭”一同寄于其庞大的期许,这是一个用悲伤包裹希望的影片,特别喜欢。
《零修》
在未来的社会中,人们的灵修不再是斩断欲望,而是投入欲望的怀抱,厉害的高概念。影像风格很吸引人很前卫,屠宰场代表的欲望象征着一个未来被打开欲望即打开潘多拉盒子的世界,配合风格化的摄影、美术,冲击力很强。
《啥是迪斯科》
看到落泪的片子,感人的题材,道具的运用也用得很好、很出彩有趣。最后一场戏的完成度真的很高,基本上是提高了对于整部片的感受,想表达的观众基本都能感知到,年轻的孙女重新理解爷爷,是因为能够假扮成他的爱人,爱人的脸能够鼓励我们记忆,浪漫的故事,但故事的痕迹感也是相对偏重的,后面给的一两个推进情绪的take让我有点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