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街娃儿》导演那嘉佐:我写剧本是为了逃避现实,拍电影是为了较劲 - 散场通道|AfterCine - 电台节目 - 网易云音乐 (163.com)

01:05 - “街娃儿”应该怎么读?

01:50 - 导演那嘉佐眼中的本片是什么样的?

04:20 - 剧透线

04:30 - 本片的故事是否包含着导演本人的自我投射?

06:25 - 导演那嘉佐被骗子制片人骗走15万奖金的经历

07:40 - 本片的反高潮结局是如何构思的?

09:50 - 本片被删减掉的结局

11:20 - 本片的人物关系是如何构思的?

15:05 - 九儿(黄米依饰)与四哥(沙宝亮饰)的前史

16:55 - 九儿(黄米依饰)最后为何回到贞武?

18:50 - 九儿(黄米依饰)离开贞武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0:05 - 本片的最后一镜是怎么设计的?

20:50 - 本片最初设想的各个人物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24:30 - 粉色头发的女孩与耍蝴蝶刀的男孩的隐藏故事线

25:55 - 本片为何要加入旁白?

28:25 - 本片中东子(李九霄饰)的旁白为何是导演那嘉佐本人来配音的?

32:10 - 本片中旁白的写作是如何从吉他演奏中获得灵感?

34:05 - 哪些导演影响了本片导演那嘉佐?

36:15 - 本片中的黑色幽默情节是如何设计的?

38:00 - 美术的学习经验如何影响了导演那嘉佐的创作观念?

39:00 - 本片的全景深设计是如何构思的?

39:25 - 安德烈巴赞如何影响导演那嘉佐的创作?

41:55 - 青年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启用年轻的主创团队,是否会有经验匮乏的顾虑?

44:50 - 片中的两个时间节点(2004年、2010年)是如何选择的?

46:05 - 片头洒向长江的骨灰是谁的?

46:20 - 2010年的故事还有哪些没来得及拍的情节?

47:40 - 如果再拍一遍,导演会怎么处理结局?

48:50 - 本片的故事为何发生在重庆?

52:40 - 导演那嘉佐如何在重庆重构现实空间?

54:30 - 本片的角色都想要逃离的是什么?

57:20 - 从《街娃儿》的“不知道”到《伶仃》的“有道理”。那嘉佐是否有所改变?

58:15 - 导演那嘉佐对本片的不满?

58:35 - 那嘉佐的第一部长片中为何就展现出了剧烈的挣扎?

60:50 - 导演那嘉佐是如何与演员们一起创作出各个角色的?

62:10 - 本片主演李九霄是如何融入“东子”这个角色的?

63:25 - 本片主演沙宝亮是如何理解“四哥”这个角色的?

63:45 - 本片主演黄米依带给“九儿”这个角色的改变

64:30 - 那嘉佐如何邀请到姚橹出演本片?

65:05 - 那嘉佐如何邀请到余皑磊出演本片?

66:35 - 本片从19年拍摄、21年亮相电影节到23年上映,为何等待如此漫长?

68:50 - 那嘉佐的片场工作方式是什么样的?

72:50 - 本片的剧本创作经历是怎样的?

75:15 - 本片拍摄中“被电影之神眷顾”的时刻

78:40 - 那嘉佐是如何为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找到资方的?

81:10 - 本片是如何走到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

82:45 - 那嘉佐的戛纳之旅体验如何?

84:55 - 今天的那嘉佐如何评价当年的那嘉佐的导演工作?

86:20 - 那嘉佐的下一部电影进行到那个阶段了?

87:50 - 本片的各个外语片名都有哪些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