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其实,诺奖的颁奖过程大概是可以在网上找到的,但,很少人会关注,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最近的诺奖化学奖颁给了岛国的一个化学家,这哥们在获奖时一个劲的吐槽,简直赶得上吐槽大会,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网友不得不发几个短视频教他做人,按照常理,这种场合,你不感谢谁谁谁对你的培养绝对说不过去,像你这么抱怨经费不足,支持力度不够啥的,这不是作么。

不得不佩服,这届网友还是懂的。

不过,这个故事讲的不是化学奖,而是讲的文学奖。

哎,可以对比一下莫言当年的获奖感言。

反正,这哥们在获奖时绝对火力全开,老外也真的是“不要脸”啊,人家都贴脸开大了,该颁奖还是颁奖,该祝贺还是祝贺。

...

男主内心是拒绝的,自己好不容易逃离了那个地方,现在让自己回去,这比自己抹脖子还要艰难。

哎,说好的衣锦还乡呢?

到曾经的故土炫耀一下不好么?

男主想来想去,本来都让助理给推了,但是,还是架不住衣锦还乡的诱惑,还是回了。

...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男主和司机讲了个故事,算是度过漫漫长夜的消遣。

说俩双胞胎,长大之后,一个混得风生水起,一个混得惨无天日。

混得不好的,长期被混得好的压制,心一横,就杀了混的好的,然后自己假冒。

双胞胎嘛,如果真的有心,确实可以做到天衣无缝。

但,唯一的破绽,可能是来自于当事人的妻子。

这床笫之间,太多事儿不足为外人道也。

妻子到底知不知道呢,男主的解释是,或许真的不知道,或许,知道了也假装不知道。

因为,考虑到自己的利益,不知道或许是最好。

故事到这里,有点作家的意思了,但还没有结束。

最后的结局,作家当然有自己的安排。

这样一个小说,在作家的眼中,已经足够“平民化”了,然而,故事的深意,司机当然不明白。

...

送走了喧嚣的人群,男主遇到了自己的“情敌”。

这点,老外绝对不地道。

如果娶了大人物的青梅,此时应该忐忑不安,甚至慌张到诚惶诚恐,整日担惊受怕,说不定自己吓死自己,具体细节可以参看大鹅那边的小说。

但这家伙脑回路完全不一样,是来上门挑衅的,你看,你虽然得了奖,是个大人物,但你的青梅我娶了,牛什么牛。

面对这样的“挑衅”,男主,也就假装没看见。

...

接下来,总算可以见一见自己当年的青梅了。

说实在的,这“旧情人”相见,多少有点……物是人非。

俩人当初懵懂的情愫,在多年以后各奔前程中早就被蹂躏得稀碎。

青梅的内心可能会恨不得拍大腿,但男主此时已经功成名就,身边不缺女人。

大家坐在一起,无非是给个面子,怀念一下青春。

...

除了人情世故,当然还有募捐的。

你这都得奖了,奖金和版税绝对少不了,不给人捐个轮椅啥的。

男主大概用不着还房贷,手里头确实有俩闲钱,但对于这种“强行募捐”的事儿,相当介意。

直截了当说这事儿不归我管,我又不是慈善家。

好么,人家当你是救世主,结果你是葛朗台,还想好么?

后来,男主左思右想,还是决定“捐”了这笔钱。

...

好吧,男主还是专心在自己的书上吧。

但是,这个小乡镇,真的有自己的读者么?

人家,只有一个朴素的问题,那就是你为什么不多写写美好的事物?

对呀,那么多的闪光点你不写,偏偏写犄角旮旯的那点灰尘,你这不是唱反调是什么?

歌颂美好,歌颂美好,这事儿,难道还要跟你说三遍?

...

这事儿要坏菜,男主此时只想赶紧走。

但是,还有一个仪式要参加,这是他本人的雕像,不参加也实在说不过去。

一边是桀骜不驯的男主,一边是乡里乡亲,主办方也很头疼,头发都掉了不少。

对于男主那些“不负责任”的行为,主办方也是苦口婆心,你就是走个过场,大家你好我好花花轿子人抬人不好么,你恶心完了拍屁股走人,我以后怎么面对父老乡亲呢?

...

当晚,男主冒着鸡蛋攻击,愣是没在画作评选上讲一句人情世故。

反而开始了无差别攻击。

一个人,不觉得自己无知和愚蠢,那是可以很开心的。

但是,被作家这么一说,那就不开心了。

说得再多,也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再说了,这个装睡的人,或许比你更明智。

因为,他或许知道如果清醒,除了更痛苦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男主,有了身份和地位,当然不需要考虑这种“世俗”。

...

故事最后还是很有意思的,差点以为男主就被自己的情敌,不,或许也可以称为老丈人,一枪干掉。

但是,男主不仅没死,反而凭借自己这一番遭遇,又写了一部新的作品。

当然,书里头哪些情节是真的,哪些是男主的虚构,作家并没有正面作答。

因为,在作家眼里,如何看一个作品,只是“一种用来左右他人的诠释而已”。

咱们的脑子,洗干净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