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看?B站刷视频偶然看到某个UP视频中的一句话“为了不剧透,片中某些令人震住的表演就不描述”所吸引。这让我我很好奇,一个正常人,怎么能演好残障人士而不让人出戏,还能经受住特写镜头的考验?

于是偶发奇想和友人去看。观影后,我个人给出8分,感觉是一部让我能从表演,镜头,音乐中获得共情,并引人人胜,同时不刻意煽情,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克制煽情手法,让我觉得情节在催泪处戛然而止,有种寸止的感觉...同时因为会觉得这种克制或者处理有影响到影片结构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又因为故事本身是比较平铺直叙(类似残障人士日常生活的二三事),然后人物形象会有点脸谱化,所以略微扣分。

OK,说回正题,为何会引发关于“消费苦难”的讨论,也主要是因为近几年聚焦社会边缘或者说底层普罗大众的影片、电视剧、综艺,很多,观察到会有声音批评讨论有些内容是在“消费苦难”,借某个话题吸引舆论关注,然后获利之类。这部电影自然也就作为我们讨论的样本,讨论消费苦难的具体定义是什么?什么样的做法算是消费苦难?最终有幸能有个结果,在这里做一个小分享。

(宇宙免责声明:和朋友纯图一乐讨论,非传播学,电影学相关专业研究者,纯电影爱好者,欢迎大家加入到讨论中,非某某某某某某粉丝,感谢????)

——关于“消费苦难”的含义拆解

1、关于观影中的“消费”

消费本质来说是一种价值的交换,具体详解,可见高中必修一政治经济学相关概念。私以为,“消费”在电影购票观看过程中属于:

㊀电影发行方(卖方)将电影相关内容结合当下热点通过各方渠道方式进行宣传让观众(买方)知道;

㊁观众(买方)通过宣传获知信息并对相关内容产生兴趣并购票;

㊂进入影院观看内容,观众(买方)获得发行方(卖方)拍摄的内容。、至此,消费的交换过程结束。

㊃同时,观众可以对观看的内容结合宣传进行评价,进行后续一系列的衍变,口碑评分的变化,市场的反馈......

2、关于“消费苦难”的定义

前段时间就因为某个综艺对于这个话题有过讨论,搜索相关资料,似乎没有类似的讨论,这次看完电影之后,对于这个定义有一些结论:

消费苦难,主要在于片方利用信息差的“欺骗”,抽象来看,就是在宣传或电影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利用大众对于某些“苦难话题”的关注度借势宣传,或在电影情节中使用话题的相关内容,获取流量密码,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观众来观看,最终获利。在观看结束后,因为被相关“苦难”话题吸引的观众因为不达预期最终直呼上当,最终觉得这片子在消费苦难。

3、消费苦难的相关界定

在讨论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消费苦难这个不同的人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很难从类似法律层面上那样去界定某个行为就是“消费苦难”,所以最终在讨论中觉得有些行为是值得商榷的,“消费苦难”可疑程度由大到小的列举,见仁见智:

❶明牌“诈骗”:电影宣发过程中说电影里有在聚焦讨论某些话题,为xxx发生。结果完全根本提都没提。这种私以为确实有被消费到,骗取大家的信任。

❷套壳公式做题:在电影里将某个话题植入到电影内容当中,例如引用缅甸诈骗,讲述悬疑故事,更多聚焦作案的手法之类的,将这个话题做背景板,但不做更细节化的处理,不用心对待,但宣发却大力宣传,比如聚焦北漂但是却租住三室一厅之类的,在设定上非常草率。这类我觉得也是非常明显的

❸呼吁关注喊口号:和友人讨论过程中其实对于这一类是比较有争议的,觉得他们也会利用演员的社会影响力对于这种进行宣传,总还是有用的,不算是诈骗。比如说,电影片尾给出现实现状,比如演员出来喊口号...从我个人来说,这就有点像免责声明,『你看,我也宣传啦,我是有行动的嗷,这不能怪到我嗷』哪怕中间的设定也水,质量不OK,有这个声明和呼吁就万事大吉。但是喊口号谁不会呢?有没有做一些更有实际行动的东西呢?很难评。

所以总的来说,如果只是在话题取巧,内容质量不过关,总归还是会露出马脚的。“消费苦难”更像是舆论对于聚焦相关话题影片质量界定的定义。质量过硬,符合预期,就不会有相关声音,但是如果相反,就会受到舆论很大的反感,这也是《我不是药神》成功而《逆行人生》的口碑下跌?

OK,说回到《小小的我》,这部片,在我看来,很有诚意,也很克制,甚至对于煽情的避免有种导演的刻意为之,不希望大家去怜悯那个没被关注到的群体,不只是那三袋米面油。在我看来,并不消费苦难。他们,是患有疾病的正常人。

作为以前从没看到过的银幕形象,四字也诠释的很好,现如今娱乐圈确实乌烟瘴气,什么牛鬼蛇神都有,好在至少拿作品说话,最有说服力。那几个大特写怼脸上,没有配乐,纯靠演,确实有被震住,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