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空间这个翻译实在是烂,英文名‘they live’ 既有他们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意思也有他们享受着生活的意思。这双层的的含义即为电影加入了阴谋论色彩也为电影注入了反消费主义内核,实在巧妙。我们先来说说他的第一层含义也就是阴谋论。

很多看电影的影迷都会认为这部片子影射的是外星人,外星人存在与时间,他们不知不觉掌控了人类高层吧啦吧啦...这个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我印象中也不止一部作品采用这个设定了(《黑衣人》《地球停转日》《Peacemaker》虽然他们可能都有受They Live影响),但是潜伏论这种外星人理论和什么地心论一样也是早就有了的。如果但从这个角度看电影的内核,不得不说有点无聊了,至少对大部分非外星人狂热痴迷者来说。但这也就是电影的表层故事,我们的生活中一直潜伏着外星人,这种阴谋论故事放到现在已经不够看了。

They live的第二层含义就是他们享受着生活,正如男主带上眼睛看到的标语所述“They live, we sleep” 我们被催眠着,而他们则坐享其成。 电影里外星人洗脑控制大部分的底层阶级人类,自己则当上了资本家,控制着我们当牛做马赚钱并消费。这部电影有着很强的反消费主义内核,我认为这是让本片脱颖而出的关键,同时也十分叹息卡朋特作为第一个拍此类型的人没有在本片从一而终,最终使本片沦为了爆米花B级片和红脖子狂喜,只差一步完成内核的升华。

为什么我认为这部片子的主题深挖的不够呢?首先它在They 和we的界限上的挖掘不够。片中‘球奸’们包括女记者的反水都营造的不够有冲击力。如果选用影射的阶级矛盾作为挖掘点那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劳动人民和资本家的斗争。这么好的题材,本来可以用来揭露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大众的驯化,卡朋特最后只是将电影拍成了个人英雄主义狂欢。They live同时有一巨大致命缺陷就是过于的二元化,导致与外星人成为了脸谱化反派而主角也成了脸谱化的个人英雄主义昂撒超人。电影有趣的设定让外星人和人类的区别一眼便呈现出来,而人类就一定是团结的吗?外星人就一定是剥削者吗?电影里告诉我们人类不一定团结,会出二五仔,但外星人就一定是坏的,一枪崩了也没关系,这时反派的塑造就更加脸谱化了。我觉得本片最大的问题还是缺少一个有强度的高潮,在动机单纯的男主和扁平的反派间能发生的故事我们完全不用看就能料到了,无非就是主角炸掉塔唤醒全球百姓。我想到了另一个作品《Peacemaker》的结局, 同样是外星人潜伏掌控地球的戏码,这部片子里的外星人是精英环保主义者,在他们的掌控下地球可以存在更久但条件是大众不知情的继续活在他们领导下。主角和平使者毫不犹豫地把外星人绝后了,我们的事用不着你操心,这样的结局为和平使者角色弧光和剧集深度都画龙点睛。而在《They Live》上我们没看到主角身处这样的两难处境。

但这部电影我还是给了四星,首先说说哪里好吧。首先戴眼镜那里的表现我作为媒体学生觉得真的很适合录入教材(事实是也确实录入了,甚至还被齐泽克写到书里了)。电影片段通过视觉手段把一些非常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比如齐泽克老爷子提到的意识形态,对我来说我最注意到的是传播学的含义。在传播中,我们把要表达的意思encode(加密)然后传输,再有接收者decode(解码)变成他脑海中理解的意思。电影里的墨镜使得主角们可以直接跳过传播的过程看见表达者的本意,也就是我在encoding之前,要表达的意思。美女去度假的大海报,在带上墨镜后变成了“生育,繁衍”,钱,在带上墨镜后变成了“这是你们的神”。’钱‘作为一个人造的符号本质上就是一张印了花的纸,资本主义社会为其赋予的含义使它拥有了价值,而在资本家眼里,钱就是他印的纸,你最好将其奉为神明。 有美女的海报同理也是编排好的,媒体掌控着画面上的内容,用女性性感的曲线去诱导男观众想谈恋爱,女观众想变美,这样就可以生育和消费,二者都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很有趣的话题,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是精心设计好的意识形态灌输,甚至购物软件基本都是红色和橘色,因为这些暖色可以让我们感到热情,更容易冲动消费。那么资本主义掌控着我们的思想,是不是很万恶,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也正因为复杂,反消费主义话题非常适合作为影视作品题材,也塑造出不少经典角色(说的就是Tyler Durden)。这部电影作为外星人潜伏论题材+反消费主义题材的鼻祖之一,一下为后世两个大火题材打下了地基,非常的牛。还有不得不说的就是这部片子即使烂的地方也烂的出彩,烂的独一无二。Roddy Piper的演技已经烂到了搞笑的程度,他和好兄弟为了一个墨镜打了十分钟也是看的我直笑,出乎意料的是他最后那似笑非笑的一个中指竟让我觉得全片表演风格完成了统一,达成了一种又烂又好的B级片质感。所以这多的一星就给此片的开创性和质感吧,无论如何《They Live》都是能让我记忆深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