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来是枝裕和对于家庭这个载体有着很深厚的眷恋感,虽然像他去年的《怪物》那样也有发出对于家庭这个系统的小小的质问,但是看得出来他对于家庭内部的链接感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甚至在这部电影里能发现他认为家庭的构成并不需要完全依靠血缘,更多的是陪伴,具体来说是双方倾注于互相的情感的表达(或者说福山雅治饰演的爸爸的心境的转变也是导演对血统论的再思考的一种表现)。但是,故事所呈现出来的样貌又有些刻板印象,比如两家的母亲都是对孩子的关注多过于对换错孩子的事件的时候,隐隐约约的让我感受到了是枝裕和镜头下的对“母性神话”的描写,或者说把女性在家庭中的感性与父亲在家庭中的理性作为一种对比去进行推进。不过最后把成为父亲这个角度通过展现父亲的脆弱以及感性的时候又有对这样子的刻板印象进行废弃。可能是在读完《abolish the family》以后让我下意识的对家庭系统有一定的抗拒感,所以让我在看完电影后对于完整家庭的保留这件事有着一些微辞。不过我还是想要引用这本书的作者的一句话。
In the meantime, if your knee jerk reaction to the words “abolish the family” is “but I love my family,” you ought to know that you are one of the lucky ones. And I am happy for you. But everyone should be so lucky, don’t you think? ——Sophie Lewis
电影里描述的两个家庭是幸运的,两个小朋友也是幸运的,他们都在家庭里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方式。但是问题也在于家庭会不会成为链接人的乌托邦,就好像问题只要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感不被破坏就可以让人在家庭内部永远快乐幸福的生活下去,而让一些现代经济经济框架下的核家族(特别是野野宫家)所带来的问题被掩盖,特别是市场经济结构下的压榨以及竞争的关系在家庭这个社会单位内被掩盖,让人们不断的去强调家庭的整体感,并且让人安于自己在家庭内的角色分工,慢慢丧失自己的自律性、独立性,所有的一切好像只要按照这个角色分配进行下去就可以走下去一样。以及对孩子的教育就像野野宫家那样的传统家庭分工那样被归类成了女性的工作,让女性不得不去承担这一部分的劳动,并且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比如来自丈夫对妻子没有教育好孩子的谴责),虽然最后丈夫也因为自己的感性面被发掘后也开始承担对孩子教育的部分,但是女性在其中所遭受的是不是更应该被看见,而不是把一切交给母性解决,因此我对这个电影最不满的就是女性角色的工具性过大,让我总感觉像是一个被安放于“母亲”角色的木偶,只要提供她对孩子的爱情关注就可以解决她在电影里经常会有的失落的时刻,并且在丈夫也开始关注对孩子身心的时候母亲的抑郁情绪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泄一样,让我不得不怀疑家庭这个形式对母亲来说是不是还有存在的必要。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