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里写过「缓解孤独感唯一有效的方式是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并非把自己的隐私讲给别人听,浅薄而没有深度的关系性不会让自己满足,反过来说不定会因为期待值落空而更加陷入孤独之中。那,所谓的自我表露是指什么呢?如同老生常谈,大家都非常清楚这是什么——「做自己」

女主没上高中,在家蹲了5年,最后由于父亲的离职,不想看见整天在家唉声叹气的父亲,就去了工厂,理由是这里可以不用和任何人说话。因为手受伤被工厂辞退,父亲便给她介绍了一个新的兼职,故事由此展开……即便不说大家也清楚结局,女主走出了自闭,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事物,学会了说不,开始光明的未来……

我喜欢的一句话是「难道什么都没有就不配活着?」,并且喜欢看这类作品,但这其中并没有能让我得到茅塞顿开感觉的。
越长大,越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
越长大,越清楚这个世界上魔法的消失。
人世间唯一能称得上魔法的便是想要什么就会实现,但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长大越没魔法,自己在儿时越发狭窄的土地上也一步都没有跨过。只能怀揣着「之后说不定会遇见好事呢」这种恶魔般的想法过活。

世界是围绕着我转的,即便被人嘲讽「别真把自己当成悲情故事的主角了」也没关系。
假如硬币扔一百次,所以朝上的次数是大约五十次,但是人只活一次,所以多么小概率的时间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那么还请大家先按照这话小小的期待可能发生的小规模奇迹吧。




这根本算不上影评,写着写着自己也感受到了厌倦,这充其量就只是个自己给电影截了几张图的存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