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剧透,慎点!
涉及剧透,慎点!
涉及剧透,慎点!
影片《精变》根据《聊斋志异》之章节《小翠》改编。原文末蒲松龄评道:”异史氏曰:‘一狐也,以无心之德,而犹思所报;而身受再造之福者,顾失声于破甑,何其鄙哉!月缺重圆,从容而去,始知仙人之情,亦更深于流俗也!’。“
一只狐因受到偶然施予的恩惠,便尽力回报;而身受再造之恩的人,因一只破碎的玉瓶,斥责恩人,多么鄙陋!狐仙之重情重义,比流俗之人要深厚的多。这个故事中,蒲松龄巧用对比与冲突,全篇人与狐互为对照,讥讽世风。
小翠行为举止自由随性,“以脂粉涂公子,作花面如鬼”,受责骂也不在意,不受拘束,不守礼教,不惧威权。嫁入王家,面对痴傻的元丰,她真心相待,陪伴他玩耍欢笑,更是尽心尽力报恩,以机智的计谋保全王家,为王公铲除政敌。反观王公与王夫人,尽管自小翠嫁入府中,多次帮王公解决难题,保王家安危,一旦小翠举止不合礼教,可能威胁到王家时,王氏夫妇便忘却小翠对王家的恩情,对其斥责打骂,最终小翠失望离开。
万物有灵,禽兽能拥有仁心,人有时也丧失良知。故事以狐的善良、仁厚,反衬人心的功利、堕落。狐表面不守礼教、不受拘束,内里仁义厚道、知恩图报。而人身处世俗之中,在功名利禄的诱导下,表面恪守儒家礼教,尊卑有序,实则忘恩负义、唯利是图,将内在的仁义礼智信抛弃了,对儒家的取用“取其糟粕,去其精华”。
狐终于避世而居,这是蒲所不愿见的。文末的评论,更是在呼唤人世间某些基本道德准则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