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胡有鱼真的不讨喜。好吃懒做、好色轻浮,除了有点音乐才华、人还比较善良之外简直是一无是处。前几次看,一有他就跳过。但n刷有风之后,懂了编剧对于胡有鱼的角色设计,也懂了为什么要让胡有鱼去当音乐老师。

当我把自己当成胡有鱼的时候,我理解了他的行为逻辑。太年轻,对生活没有太多阅历,有些才华,但大多数时候是对生活的无病呻吟,找不到,是真的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手机没意思,网络没意思,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在哪里,一切都太无趣。其实这个是高度信息化的必然之路,网络巨大的信息洪流经常会把我们淹没,我们失去了探索世界的动力,因为一切事物已经在网上了解过,一切都不新鲜。所以自己慢慢的也越来越眼高手低,慢慢变得平庸。

胡有鱼就是这样。当酒喝完、新鲜感耗尽、一切都已经“旧”了的时候,支撑我们前行的,就是我们的精神力量。所以谢之遥操作一番,让胡有鱼去当音乐老师。而胡有鱼的变化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胡有鱼一开始觉得,当小学音乐老师太丢人。晓春说,小孩子怎么了?小孩子是最简单的。小孩子不会在意你的年龄收入社会地位,他们只会觉得胡老师你真的很厉害!我们能从小孩子身上学到的东西是很多的!

是啊。当我看到窗明几净的教室、孩子们乖巧昂扬的面貌、虽然五音不全但是开心的歌声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被感染了。胡有鱼没说喜欢小朋友,但是他在教室给孩子们弹琴时候的笑容真的很快乐。后面去果园采摘,孩子们齐齐喊道:“胡老师好!”的时候,相信那一刻的成就感对于胡有鱼来说不亚于创作出了一首新歌。

谢之遥和晓春带胡有鱼走进真实的生活,重新让他用自己的羽翼去感知这个世界,真实的与这个世界产生交互,所以他有勇气重新启程。

再次感谢有风。写到这里有两句话浮现在我的脑海,和大家一起分享:

走进真实的生活。

我被我们所创作的东西定义。我们留下了什么,那就是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