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色戒》《红楼梦》《白夜行》,这是刘盈盈和王良的关系。
聊这部剧中的王良和刘盈盈,需要踩在一些人的道德底线上狂跳(包括我自己的),冒着被疯狂辱骂的风险——因为王良邪恶的出身,和他继承自父族的对女人的可恶手段,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任何文学性的辩护,都是容易惹人非议的。——但还是不得不聊,因为太有趣了。
首先,我旗帜鲜明的反对一个观点:王良这个人本身就是罪恶的,理由是他拥有罪恶的血脉,他的一切行为都是步步为营和自私算计。(网友指的是他的父亲一族的血脉。)我不喜欢这个观点,因为这个观点从根本上带有一种父权制的意味。在“父权制”中,琴的重要性被缩减了,因为她也是王良的血脉来源。
我在看剧的时候,时刻留意他身上的种种特质:他会制造节省成本的机械,好聪明。/可以下棋连续赢三场,好聪明。/最年轻的站长,好聪明。/他对工作好负责,真佩服。……但我也不免俗,总会思考:这些好的特质是否都来源于琴,这个本该自由的鸟儿?我私心里,是不愿意将这些优秀的品质,归功于董志民们的。因此,我竭力避免说“王良这个人本身就是罪恶的,理由是他拥有罪恶的血脉”,因为我相信琴的力量——即使生存环境和父族的家庭多么扭曲、恶化、劣化王良身上的优质品质,把他变成一个扭曲的人——琴的力量也会让他醒悟,改变。
是的,因为他的母亲琴,因为他是这样一个女人的孩子,因此我相信他是有“改变”的自发内省性的——他由于常年扭曲的教育和畸形的家庭,学着他父亲的手段,拥有了一个本绝不会“正眼看他一下”的女孩。并由于她的抗拒,学会了“放手”,并为她复仇。有人说这是对于一个强奸犯的洗白,产生这种情绪显然是合理的,并且显然是比我的视角更爱女孩的。但我想戏剧人物应该具有复杂性,所以冒着被骂的风险来写我对他的感受。
1、一切的开始——《呼啸山庄》
老恩肖从利物浦带来一个野孩子,为了带他回家,没有带哥哥的小提琴,也没有带妹妹的马鞭。哥哥很生气,从此以后恨上了野孩子希刺克利夫。凯瑟琳没有得到一条马鞭,却得到了希斯克利夫这条马鞭。
有几幕让我觉得非常呼啸山庄:
第一幕,王良头发乱糟糟的,站在窗户边看姐弟两个人回家,看着刘盈盈,眼睛里带着渴望。(呼啸山庄里希刺克利夫站在窗户边看着凯瑟琳从画眉田庄回来。)
第二幕,刘三成说:你看你把你弟弟使唤成什么样。(呼啸山庄里写希刺克利夫连老恩肖的话都不怎么听,但对于凯瑟琳的召唤言听计从,像一条顺服的狗)
第三幕,王良在戏里的角色一直是顺服的,唯一一次不顺服,是为了得到刘盈盈。(呼啸山庄里提到希斯克利夫可以忍受一些不好的待遇,只要他能与凯瑟琳相见)
说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我太偏爱王良了。如果只是这么比较意向上的相同点的话。那么我来给上文的自己泼泼冷水。
第一幕,凯瑟琳从画眉田庄回来,从此以后就远离了希刺克利夫,并在之后和林顿结婚。在此之前,她和希刺克利夫有过漫长又愉快的童年青梅竹马生活。而《沙尘暴》中的这一幕,是王良和刘盈盈故事的开始。——如果从这种意向上来看,他们的结合自始自终都是王良的一厢情愿。
第三幕,希斯克利夫听说凯瑟琳要嫁给埃德加林顿做庄园主夫人,而不是跟着自己做乞丐,第一反应可是策马离开庄园,可不是逼迫凯瑟琳嫁给自己啊!!!
但我为什么要说这两个人的人物关系让我想到呼啸山庄呢?因为后面的杀死刘三成和刘大志的戏份,王良的顺服和忠诚,像极了刘盈盈手里的马鞭,像极了希刺克利夫。
2、《色戒》
聊《色戒》,要聊到王佳芝和刘盈盈。
王佳芝最开始是要杀易默成的,但是长期的来自组织的不管不顾,易默成长期的温情,让她动摇了。她长期以来不被任何人接纳,浮萍一缕,唯一接触到的真实的温情,来源于要刺杀的对象。
刘盈盈最开始是最恨王良的,如果不是他,她不会搅到这档事情里,外面的广阔天地,任她自由高飞。但王良允许她走,而父亲要她留下。王良对她的女儿好,而兄弟不管不顾这个孩子。王良愿意为了她的家庭,杀掉他自己,而父亲和弟弟只是一味的逼迫她更多的牺牲和奉献,甚至于坐牢,甚至于死。
这部剧里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是刘大志来到姐姐家,王良在一个房间刻墓碑,盈盈一个房间缝寿衣。打光、音效、布置,让我和刘大志很难的的有同一个感受:这两个人估计都疯了。她被逼向了他,这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王佳芝被逼向了易默成。这个世界坏到了这样一个境界——2012年了,王佳芝还是只能从易默成这里得到虚幻的幸福。
3、《红楼梦》——尤三姐和柳湘莲。
红楼梦的故事大家耳熟,我不赘述更多,大致尤柳二人的故事大致如此:尤出身可怜,少不知事的年纪就走上了一条“不正派”的路,年长几岁以后看破世事,决心要改变生活,看上了一个非常好的男子:柳湘莲,要和他结为婚姻。柳湘莲没多问,接受了这门婚姻,给了祖传宝剑作为定物。但事后细细追究,知道尤三姐曾经并不“干净”,因此要退婚。被退婚的尤三姐自知改变自己的命运无望,再不可能摆脱曾经的自己,因此绝望自杀。柳湘莲在她自杀之后发现她原来是个洁烈女子,非常后悔,从此出家。
尤三姐和柳湘莲的矛盾是一个千古恒久的矛盾:如果尤三姐自杀,柳湘莲意识到她是个洁烈女子,但尤三姐已经死了。如果尤三姐不死,柳湘莲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尤三姐的真性情。
刘盈盈和王良的戏剧张力也正在于此,不过刘莹莹是柳湘莲,王良是尤二姐。
王良不为了刘盈盈犯下四起命案,并为了刘盈盈去死(刘三成、刘大志、丁宝元、孙彩云【未遂】),刘盈盈一生不会正眼看他,更不会对他的恨有一丝丝动摇。因为王良曾经犯下的逼迫行为。但如果王良这么做了,王良就要死。
在世上,想让对方愿意拨开过去,拨开外表,拨开世俗的评断,直接看到你的心、直接看到你的品质,往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4、《白夜行》
很多人都能联想到白夜行,因此我就不多赘述这篇。

我们通篇看下来。
《呼啸山庄》说的不是爱情,是自我觉醒和复仇。——凯瑟琳通过呼啸山庄作为她的马鞭,行使她荒野的力量对破坏了她的世界进行复仇。刘盈盈通过王良做她的刀,对伤害她的世界复仇。
《色戒》说的不是爱情,是在邪恶世界中失去自我锚点和找到新锚点的故事。——王佳芝抛弃了伤害她的同学和老吴,选择了同样坏,但也许有些温情在的易默成。刘盈盈抛弃了为之付出一生的父亲和弟弟,选则了同样伤害她,但至少把她当个人的王良。
《红楼梦》尤柳二人的故事,说的不是爱情,是一个犯过错的人(这份错可能有一部分自己的原因,也有一部分外界的原因)如何让心仪的人看清自己的过程,那是血腥且残酷的试炼——尤三姐自刎,王良杀人。
《白夜行》说的不是爱情,是比爱情更紧密的联合——因为罪案连在一起的男女主。
我从不认为王良和刘盈盈直接有爱情,爱情不是什么可以逼迫出来的东西,但他们之间显然有更细节的、更值得挖掘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