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中文名为《坏孩子的天空》,而在电影在日本发行时则是以《kids return》为题出现的。本片的导演北野武也将自己的种种人生经历展现其中,作为北野武在车祸事件后的第一部作品,我们可以窥见其中导演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理解。
本片是充满现实的电影,从人物上来说都是最平凡普通的人类,除开两位小混混主人公还有在咖啡馆打工后成为出租车司机的同学,两位漫才演员等鲜活日常的人物;从导演经历上看北野武既有过小混混经历也曾以漫才演员这一身份的经历,可以说是一部自传电影;从镜头语言上来看本片多用固定镜头,中景,还有直接交代结局这也是导演特色,北野武曾说“在真是发生恶劣事件时,是不会让人有那么多准备工作的,一切都在一瞬间”例如出租车司机的车祸事故,阿胜被打等等,都是为了使电影呈现的更真实,表达的更现实。
本片也是充满理想的电影,从人物上来说每一个小人物中都充满着理想 并为之奋斗着,两位从只有一两位观众到座无虚席的漫才演员,出租车小哥想要赚钱养家,两位主人公的拳击梦和黑帮梦等等;从镜头语言来看,和很多北野武导演的电影一样,同样出现了“天使”这一符号,我认为这也是导演寄托自身希望与理想的符号。
在此充满“现实”与“理想”的影片中导演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是坏孩子的理想破灭吗?是通过漫才演员的成功告诉我们坚持才能获得胜利吗?是一种对理想的悲观吗?我认为不是,电影中人人都很努力,乖孩子喜欢幸子,努力赚钱,小马虽嚣张跋扈却兢兢业业为老大卖命,信志用它的全部精力练拳也从不偷懒,不论是乖孩子还是坏孩子都在一生悬命的努力着。导演在其中展现了现实到达理想的种种偶然性,如果不是刚好打阿胜的人是个拳击手阿胜就不会学拳击,那么信志也不会踏上这一条路,如果不是黑帮老大刚好请了阿胜和信志一杯酒阿胜也不会产生做黑帮的想法,其实通往成功的正确方法常常是无用的,努力只是其中必然的,而成功却是偶然的,漫才演员的成功,只是因为他们是幸运的那个。就如同老师在黑板上讲题,从开头的甲午战争到晚清的没落,明明两起事件都做了很多努力,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大清的洋务运动等一系列都失败了,可能真的不是因为努力有高下之分,而是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力不能控制的因素,他们决定了最后的结局。
影片结尾当信志问起“我们完蛋了吗?”小马对信志说的那句“笨蛋,我们的一切才刚刚开始”使得一切此片关于“现实”与“理想”的话题化开,其实过去是否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未来的自己负责,全力去做就好,不论如何都会获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坏孩子的天空中理想与现实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