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劲很大,一天都过完了也没走出来,脑子里还在不断放映电影的画面。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

因为它的搞笑。因为他用喜剧的方式给我讲述了一个关于“不被认可的爱”和这个爱背后的悲剧。因为它选择了用一个14岁的小孩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悲剧。因为我看到了他们之间纯粹热烈的爱,并为之感动。

我很喜欢宋呈希的旁白讲述。

孩子的想法是直接的。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我们的思想从“无知”到“对与错”,最后在进入成人阶段的前后认识到“灰”,从此思想大多会在“黑白灰”中逐渐混沌。而宋呈希的思想正是处于“对与错”的阶段———是个追求“非黑即白”,力求得到定性的答案的阶段。所以,他会讨厌每日啰嗦吵闹的刘三莲,会先一口认定作为他爸(宋正远)的同性情人的高裕杰(阿杰)是坏人,在开头时会根据阿杰的衣着来断定“他一定有在嗑药”。

这些“断定”,在他的这个年纪,看起来是那么自然———因为这就是14岁孩子的本性。“叛逆少年”之所以叛逆是因为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是个人思想萌芽的体现。所以,它们很稚气、很天真、很有趣。

这样的旁白讲述加上简单有趣的绘画、滑稽的音效和轻快的音乐,更是让娱乐效果大大增加,让人忍俊不禁。

...

(但若是一个成年人来说这些话就明显不合适。这些话只会凸显那个人的无知、庸俗、浅薄。所以为什么说人要学习,要努力去多面看事物,提高自己的思维。)

令我后劲如此之大,最大的原因很简单———演员们的戏好。

说说最回味的几场戏吧。

第一个是阿杰在弹吉他时幻想出了宋正远。那首定情之歌随琴弦的震动笨拙地飘出,那个逝去的男人为他的爱人点着了香烟。宋正远出现的那刻,阿杰的眼眶瞬间充满了泪水,挤得眼眶发红,并且视线再也没有离开过宋正远的眼睛。依赖,娇羞,委屈,想念,爱———是这一幕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

“情感要放进去。”

“感情都在你那边,没有了啦。”

...
...

- - - - - - - - - - -

“就算我喜欢你 我还是爱她啊。”

...

- - - - - - - - - - -

“我不懂为什么我爱你她会难过。”

...

第二个是阿杰在宋呈希写作业时跟他聊天。很喜欢邱泽这段戏的演绎,把他作为一个“0”的扭捏作态、妩媚用身体的摇晃和脸部的扁嘴撅嘴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同时却不失男人的阳刚。这场戏他的表现是那样的自然,且散发着难以言述的魅力。而之后在阳台的沉思与回想,他眼睛里的失神、惆怅与想念,在黑夜之中尤其浓郁,使人不禁落泪。

...
...
...

第三个是《假期愉快》的舞台剧落幕时,阿杰望向了宋正远曾经与他在舞台上偷偷对视时的位置。这场眼神戏,没有特写,而是给了远景,但阿杰眼里的想念,却能抵达屏幕这侧的我让我落泪。

第四个是刘三莲在心理咨询师处无力地哭诉,只想知道一个问题:“他真的没有爱过我吗?一点也没有吗?”她很崩溃,崩溃到说“一点也没有吗”都无法用声音说出,只剩颤抖的双唇在无力挣扎。

第五个是个搞笑的场面。是宋呈希在预测刘三莲的崩溃大哭。

ps:真的好喜欢听刘三莲叫宋呈希。莫名听得很爽。

其实我会如此回味,是被阿杰和宋正远之间的情感所感动了吧。很简单:就是“我爱你”。

最后的总结,我只想说: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