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影院看了《南京照相馆》,今天去看了《志愿军 浴血和平》,说一下我个人主观的感受

首先,如果说《南京照相馆》跟我一种走进了当时战乱年代,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的话,《志愿军 浴血和平》就像是直接把剧本拿给我让我在对着演员们舞台剧看。我认为各位演员对于人物的塑造都没有什么问题,演员演技也没有什么问题。但从故事的推进来看,真的让我很像在看剧本,或者是在看论文。一段人物的特写画面,然后牺牲后其他角色对着对于价值观的朗诵,最后再加上一段注释文献。可能是这部电影所呈现的时间跨度比价长,所以人物片段式的拍摄。但不知道为什么,给我的感觉不是很流畅或者说是有些断断续续的,像孙醒和司机的突然下线让人有一种看了一点戛然而止的感觉。就像是论文里这里有一个论点,我需要找个实例论证一下。其中演员的台词我觉得稳定性也不高,有的台词还是感觉完全可以再斟酌一下,如果你是要写实那就走写实,如果是要抒情上价值就深刻一些,夹在中间的文字真的没有那么有感情煽动力和人物表现力。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一点,叙事给我一种片段式的剪切感论文式的分段感,以及剧本台词跟实际环境人物剧情的吻合性。

然后,我对于陈凯歌导演的群像战争镜头看着确实感官不错,黄继光那一段也确实令人动容。但是坦克战的特效咱们是不是可以再精细一点,夸张的说,不如战地?还有一点我记忆深刻,我觉得实在没有必要专门找一点滑稽感长相的外国演员来演翻译,我觉得是这部电影选角中不多的败笔。真实的史实下正常的剧情就能让人看出美军的嚣张,这一个角色的突出给我的感觉不是画龙点睛或者是锦上添花,而是画蛇添足。

最后,我向志愿军们表达我的敬意,爱国抗战题材的影片对于平民英雄的特写应该拍出的是普遍性,是让我们从特写中看到每个志愿军都是爱国愿意为国牺牲的好儿郎,而不是将内容走向个人英雄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