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东北印象:
双雪涛和他的小说,电影《钢的琴》;
那些从东北南赴柳州的中学老师(细数我的老师中就有过四五位),他们的融入异乡,他们的乡音留痕;
历史中 属于昨天的老工业基地之辉煌,地理中的 重工业没落、商品农业
和沃沃黑土;
小时候和爸妈一起看的东北话小品...
如今再增添一块碎片——《漫长的季节》。
它们自带幽默和萧索,静静躺在我这个“外人”的脑海里。
四散的东北人,他们是如何地思念家乡?
于我,思乡在更多时候模糊为一种在心口难开的氛围,一种记忆的纯化,一种无关身处何处(哪怕身就在家乡)的迷茫和忧郁。思乡是穿过任何人对它的嫌弃和冷落,想去抱抱它帮帮它的愿望。
奔赴远方的大学,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我会落叶归根吗?还是就此如蒲公英般飞散?我不清楚,我不敢肯定。

∥淤血的现实,绵长的疼痛,人情社会的反噬,压抑下的异化和扭曲,几乎让人窒息的一幕幕。
就算是“杀人报仇”“哑巴干架”等等所谓爽点,也只爽在单独的剪辑里。放在整部剧里,我只会忍不住想他们从前究竟吃了怎样的苦,后来又会不会好。
总之,对我来说,这部剧带来的整体感觉并不是“通”,而是“堵”。它不允许你概括主旨,不允许你确信自己找到了出路和答案。它默默把无限趋近于现实的一大串人物和事件推到你面前,正叙的倒叙的插叙的。
同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各自有各自的压抑。剧中人有他们各自的,你也有你自己的,我也一样。
而即便如此,你仍会忍不住看完这部制作精良的剧集,默默承受下这一切,接受来自现实的暗示。仿佛用十多个小时替剧中的每个人活完一生。那感觉当然相当累。所以建议在时间和精力比较充足的时候看,共情能力强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人谨慎观看。
这种“情不自禁”的承受是属于所有普通人对整个社会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我不断从隐痛中嚼出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同时,一个愿望直冲脑门:希望世界上每个人从诞生起就是被浸润在爱里的,这样就不会生小恶,不会生大恶,更不会有恶的同流合污和多米诺效应。
我也是第一次这么强烈地认为,“有了黑暗才凸显出光明的伟大”“有恶才有善的珍贵”这种说法都是唬人的鬼话。“伟大”和“珍贵”在 真善美本身 面前有什么可重要的呢?我想要的就是绝对真善美的世界啊,就是的。

∥大浪淘沙后发现值得庆幸的爱与诗——它们劫后余生,不远万里来拯救我们的生活,哪怕仅仅是偶尔现身。当它们现身时,我们可要好好抓住,牢牢记住那种幸福,这不是陶冶情操,这是保护生活和生命。

∥配的bgm很好,华语老歌、摇滚、电子...特别是一些后摇,和这剧非常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