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是我今年看的第一部电影,非常震撼的一部电影。我只能说震撼,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是好看那种类型的,它是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人群中才能获得无可替代的地位。

最近几个月看长篇小说给我锻炼了看空镜头和慢情节的耐心,我终于能用心看安静的电影了;而从以前开始的记录影视中比较有趣的细节的习惯,让我能加深对于影片细节的记忆。我逐渐变成合格的电影观众,这让我很欣慰,同时以前出于打卡的目的而匆匆看的电影(尽管我每一部电影都有看完后脑海中串连情节)现在都让我惭愧不已,那时候不仅心态不太对,欣赏的方式不太对,阅历也不到位,导致对于很多好电影的印象非常浅,包括《海上钢琴师》、《楚门的世界》这些电影,当然大多数人也和我一样,即使我们都看过某部电影,但是有的人就能截取其中有意思的对话、画面这些,单独拎出来的东西都非常吸引人,但是我们自己去看的时候却又很平静地看待这些细节,看了就忘了,于是一部好电影,我们看了仿佛没看。

1.我突然理解这部电影的点

大一时我看过这电影,当时不能理解的点在于主角为什么要远去他乡。今天看的时候(我写了个寂寞,昨天的草稿箱只给我保存了一半左右,又要接着写下去,简直成了负担…现在是凌晨三点,我已经睡起来一道了,有点时间可以慢慢编辑),我非常理解大叔的一系列行为和主角的行为。大叔从一开始就已经想让主角不要将就,要看到和有机会从事更高级的东西:

主角问为什么不能教他放电影时,他诉说了放电影的寂寞,这只是一个不断重复的工作,待在冬天冷夏天闷热的小房子里,与世隔绝,给别人与娱乐,而自己却根本没有机会坐在电影院中享受电影的乐趣,因为镇上只有这么一个放映员,他全年无休地为大家服务着;当主角开始放电影并打算放弃学业时,大叔又高瞻远瞩地说你将来会后悔的,题外话一句,放弃学业并开始从事简单重复的工作很容易让人脑子退化,起码来说不是那么容易学会新东西了,就好像现在的大部分中老年人用个微信都不利索,当然最主要的,是丧失了选择的机会;主角追求那个蓝眼睛的女孩时,差点放弃了,大叔又跟他讲了士兵追求公主一百天的故事,虽然主角也在最后关头失望离开了,却又收获了青春期最大的喜悦,而这一份不到目的不罢休的坚持,也似乎成了主角的习惯,后面三十年也不回家,以至于主角的妹妹在电影开头说“你知道他的性格的,他不会回来的”;当主角参军回来打算稀里糊涂地待在本地时,大叔再次发话:“你别看我的眼睛瞎了,可是你比我还瞎”,他说出了让我很感同身受的话“当你在一个小地方待久了,你就会觉得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你感觉世界根本没有在变化,然后和这里所有人一样平凡地老去。你必须得离开,断掉心中和故乡的那条线,故乡和亲人只有在你离开了一段时间才有意义,你要回到世界真正的中心——罗马,直到你的名字传到岛上时再回来…”,在说这句话时,他们坐在一堆生锈的锚之中,仿佛这些老旧的锚生来就属于这里,从来没有移动过。

这些就是让了主角出走的外加动力,大叔想让他过得不像个平庸的岛上人,而他自己也有想要拍摄的想法,这是他自身的不是太坚定的原动力。

2.关于电影的主题

最开始我觉得这电影说的主题很开放,只是鼓励人去寻找自己的答案,现在看来,更多的是在说一种理想主义者的对抗以及结果如何。

对抗,对抗什么,当然是对抗陷入平庸的宿命,对抗那种让自己放弃理想的思乡之情。大叔身上充满了前车之鉴的感觉,仿佛主角经历的选择,他都经历了一遍,只是每一次他都没有坚持着走,所以他才极力避免主角犯和自己一样的错,这种想法和家长何其相似啊,所以大叔某种意义上真的像他的父亲,一个偏执于让孩子过和自己不一样生活的父亲。大叔经历的选择有:十岁放弃学业选择放电影,青年时也选择追求蓝眼睛的姑娘但是后来自己在即将成功时也放弃了(很有可能),成年以后一直选择待在西西里岛,再也没有出去过,他的心好,愿意给镇上人当螺丝钉,但是他实际上又有“自己出去能干些什么”这样的顾虑,反正他在懵懂时选错了道路,而在有意识时却放弃了机会,回到自己平庸的日复一日的生活。

那我说的理想主义,并不是在说主角,而是大叔,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主角仍然像是个继续听从大叔教诲的人,在罗马完成大叔给他的任务。一个人负责理想主义,而另外一个人负责与世界对抗。这部电影给人的最大不解就在于为何主角会离家三十年而不回来,其实这就是理想主义的作风,他们就是要倾尽全身力量去找一个答案,去给自己一个结局,这理想主义过于纯粹以至于显得幼稚,把亲情也看成了负担,把功成名就当做了自己的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叔给主角的建议中,这最后一个建议实在有失偏颇,大叔已经陷入了绝对反抗自身命运的桎梏中,只是从“顺从自己的命运”走到了一条终生对抗的路,他没有孩子,和身边的人自从眼瞎之后也没什么交流,所以他还没法想象一种同时兼顾理想但又稳固家庭亲情的做人方式,这就是他的局限性。

回到更现实的生活中,比功成名就、追求理想更重要的是什么,是承担责任(我总是很明白这一点,但是正因为明白这一点,我无法自我劝说),有没有想起那句话“真正的勇敢是看到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所以为什么主角在离家三十年后并不是酷酷的感觉,而是要道歉说自己其实在逃避,发现自己仍然是个孩子,他缺失了对家庭的责任啊,房子翻修了,他不在场,自己的家庭中,一个妈妈一个妹妹两个弱势的人,他作为一个顶梁的男人就这么离开了。他听从了大叔的建议,把思乡之情压制住,却逃避了三十年的家庭责任,以及西西里岛的责任,他其实有能力阻止天堂电影院被推掉的对不对,其实一想到他没有努力留住那个承载了他的青春、给予了他物质帮助和精神给养的电影院就已经让人对他有点失望,说他的自私已经成了习惯恐怕不为过。

而比起他的逃避远离,他妈妈的包容理解让我泪目,她在听到他对于三十年没有回来的道歉时,说:“我也一直没有问你的理由和解释”,就这一句话让我当场流泪,当时流泪的理由其实也简单,因为我当时是感慨我也多么需要这么一种不问我理由的温情,因为我也是想要当个孤魂野鬼的人,我也想跑到外省去生活,让所有故乡人都忘了我,同时我也渴望获得不管是是亲人也好爱人也好,这样不问理由的支持,这种即使我远离却依然未曾断绝的对我的感情。

3.一些电影细节

(1)二战后的意大利发展迅速,女人们在四十年代流行起穿尼龙丝袜了。而三十年后,西西里岛已经修建了飞机场、高架桥,旅游业已经很发达,主角妈妈家的带院子的小别墅在三十年里已经搞好了,主角在电影院二楼看到楼下停的那些光新锃亮的小轿车和大巴车,这场景其实有点像起码2010后的五六线贵州小城市,我这么说其实是想表达一种对年代的感知偏差,国外的七八十年代和国内的七八十时年代相差太大,那种很新的大巴车我在很小的时候(2004年)真的很少见,那时候的中巴车和公交车现在感觉都很破,更别说飞机场和高架桥。

(2)早期电影院是模仿剧场的构造,专设了二楼vip座,二楼有个人专往楼下吐痰,结果后面就被人扔了一脸屎哈哈哈。

(3)早期电影院里极其混乱,人们观影素质不行,影院也没有管理规范,所以在里面抽烟的、卖yin的、卖烟的、大声喧哗的、吃东西的什么人都有,那些小学生看卓别林就一边哇哇哇一边用手掌捂嘴。

(4)有观众说“我他妈在这个影院二十年了都没看到接吻的镜头”,我只想说,我们都差不多,我看了十年电影,也没有在电影院看到露点的镜头,就后面主角播放被大叔剪的镜头合集,那些不是接吻的肯定就是露点的,好家伙,露点的镜头被人硬生生二次剪掉了????

(5)主角年轻时放露天电影,结果河道里一群人划着船在场外看,让人想起《社戏》,而在我小的时候,我也看过露天电影,那时候全村好多人拿着板凳啥的到镇中学那里去看电影,现场乌拉乌拉好多人,真的是人山人海。

(6)主角和大叔给大家在墙上放电影时,那面墙的阳台突然开门,主人家站在门口想知道发生什么事了,直接被大家要求退进去关上门哈哈哈。大叔问主角想不想去看,主角就下楼去了,大叔看到他下楼,眼神里流露出一种落寞。后面电影放到一个人男人被枪指着的脸部特写,男人眼睛望向镜头时,胶片突然着火了,那一瞬间的画面扭曲真的非常恐怖。

(7)主角小时候被他妈妈逮到没有买牛奶而去了电影院,他妈妈打他,大叔看到,说是让主角免费进电影院的,而主角的钱可能是掉了,问助手在座位下捡到了什么一边眼神示意,助手没看明白,就一件一件地拿出那些东西,大叔急了,从兜里掏出钱,变了个魔术,假装从助手兜里翻出了那张钱还给了主角他妈,主角他妈可能也意识到了是骗她的,但是她还是收下了。后来主角在爬坡路上,不想走路了,看到路过的大叔骑着自行车,假装摔倒最后得以坐车。

(8)主角在得知女朋友暑假要去别处时,感慨说在电影里这种暑假总是过的很快,一个镜头就结束了,结果他女朋友真的就在下一个镜头直接扑到他身上来了。

(9)主角在他女朋友的楼下待了几个季节,在圣诞节这天他终于看到了她房间灯亮了,他看到有人走向窗户,他想闭上眼好好感受这一刻,睁开眼的瞬间却看到窗户关上了,房间灯熄了,她们一家人又在隔壁欢庆圣诞,刚才仿佛只是有人来关窗户而已。主角黯然回家,并且用不再来,他知道大叔说的那个士兵追求公主99天后在最后一天放弃的故事,但是他终于体会到士兵的那种绝望,他的内心被击溃了,于是他放弃了,看到这里我真的有被击中。

(10)主角和大叔在海滨散步,主角还在说军营里的军官摸上司千金的屁股的故事,而大叔却直指核心:“你后来还和她有联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