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忍住二刷了,个人认为影片有三段高光。(也是自己最喜欢的情节)
一:领养大会上小杜思珩逃跑,那木汗的两个草原兄弟(那日苏?还有一位忘记名字了)把小女孩追回来,杜思珩抓着两个大哥哥的手狠狠各咬了一口,咬完发现掉牙了哈哈哈,真的可爱。(eg:以及找回小毛巾的骑马戏,“谢谢哥哥”)小朋友和哥哥们的互动卡哇伊。他们真的都很宠杜思珩啊。
二:伊德尔回部队,杜思珩骑马去追,不顾额吉“要变天了”的提醒,沙尘暴肆虐,察哈日干(卡壳了,记少数民族的名字有点费劲)奔去找伊德尔,伊德尔立刻意识到不对劲(听说马这样的动物欺生、欺负陌生大人,但是对小孩基本都很温顺,莫名觉得好感动,这种天性真的温柔啊)杜思珩之前因为一段时间的相处已经融入了草原的家庭,也害怕面对分离会再次失去“父亲”,所以才再一次那么“倔”、那么竭力追逐吧..
三:杜思瀚、杜思珩兄妹年过半百的重逢,请出了已经百岁的老额吉,在听闻杜思珩的来意以及他们亲生母亲昨天刚刚去世的消息,老额吉用草原的仪式为杜思瀚接风(或者说 是一种安慰?)罢了,墨镜下的眼镜湿润了。(有点类似上《朗读者》节目的许渊冲先生在谈及初恋的时候的眼泪,年长的人情感依旧十分充沛的这种表露,真的非常打动我)广袤的草原,空旷的音乐,这是全片最让我动容的地方。

ps:我关注的有争议的两个点,分别是杜思珩马正元的出逃以及那木汗对杜思珩的情感。一点点看法。

先说两个少年的出逃,确实是非常幼稚和自私的准备过程。他们偷了牧民准备过冬的粮食作为路上的干粮,这个真的难以原谅。但是他们从长大重逢到一拍即合决定回上海寻找父母,这和小时候在孤儿院的友情和交心的缘故密不可分,他们两个对抛弃自己的父母都有一样的执念,“长大了,不去质问他们为什么抛弃自己,也想看看他们过得好不好”。也是因为这个观点,我认为他们因为“交心”的友谊远超我认为也许并不存在的少男少女“男女之情”,所以这是一场少男少女的逃跑计划,他们的年龄就是存在着很多浪漫主义的一腔孤勇和“说走就走”的行动力,他们不会也不能够当即意识到这当中的困难和复杂。后面造成的悲剧使他们很难被原谅,当出于这个思考角度,他们也不是永远不能被宽恕。

那木汗对杜思珩的话,我会有一点私心了(捂脸)。【这点实在没法多客观深挖了】本人就是有点喜欢磕这种伪骨科。非常乐意安利大家去bilibili观看一位up主的剪辑(bgm:《艳》-ONER)这是我入坑这部电影的“窗口”哈哈。十年后的杜思珩的两次“笑”到底有没有暗示她对那木汗的感情呢,,很难断定。(再见马正元&额吉拿出嫁妆)奈何be,是不是双箭头好像不是特别重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