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期待这个ip,以为改编起来也是相当容易的。原书节奏紧凑,设定鲜明,没有多余的废话,一路读下去也是相当爽快。没想到今年两部改编都如此之令人失望。

电视剧最大的问题是故事线增加,支线拖沓,里面很多坑都是潦草开始,潦草结束,太多无关紧要的内容让人烦躁。但主线完整,主角立起来了,整部剧主题和动机明确,服化道在线,台词在线,演技在线。(两相对比之下,剧稍微好点吧)

我前段时间一直在吐槽电视剧的问题,没想到还有这个电影在等着我。

感慨一下,我从来没有在电影院有这样严重的生理不适的感觉,看到半小时已经实在无法再继续了,只能愤恨立场。

满屏的互联网烂梗、烂话、奇怪的方言口音,不符逻辑的情节,一群演员看起来很热闹的样子,实则全部空架子。

开头三十分钟讲了大半段剧情,主角的人设还是空洞的,木讷的,明明大难临头,却没有任何真实的紧迫感,一切丝滑又顺利,像是导演迫不及待到把小情节砸到你脸上,包装都不给你做了。

这是什么感觉呢?一个只会写现代小品剧的人,把自己以往的套路塞进一个没有写过的世界观内。因为种种原因他没办法填充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设定,所以只能暴力的把两种风格缝合在一起,产生了极大的割裂。比如:鱼常恩莫名其妙出现在片头,让刘署令找个老实人坑一下,完全不符合人物的设定。再比如,同事们一边摸着鱼一边喊“摸鱼”。再再比如,明明是从长安去岭南,地图上却穿越了沙漠、海洋和热带雨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80天环游世界。

当李善德去岭南的那段rap响起,当林邑奴像个特殊儿童发出“长安”的声音,当台词像个大社媒评论区一样将我淹没了,我都忍了。但最后,我被阿僮姑娘那一口奇特的口音压垮了。她每蹦出来的一个字,都像针尖一样在扎我的耳朵和心脏。我甚至无法描述为什么这个口音如此的矫揉造作,如此的让人生理不适。

所以最终我只能逃离这个可怕的影厅。我为此片贡献了票房,我忏悔。请电影安拉原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