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外人眼里混不吝的权臣、忠良眼中侍宠的弄臣,是宁王面前奴颜屈膝、双手接肉的油滑奸臣,是惺惺相惜的少年君臣,也是君王脸色微变下一秒正襟请罪的臣下。他明明什么也没说,但他的表演分明告诉了我这个开放包容的大唐,依然有它不可逾越的森严等级。
少年睿智的君王被亲王掣肘的无奈、寒门下民可被轻易碾碎的人生,女子生存的困境,不同的待人姿态、语调、神色,寥寥几个镜头便描摹了一幅鲜活生动的大唐群像。我开始理解他的时代,繁荣也有它的糟粕,开放也无法忽视它的局限,而那绕枝生长的故事,根下也有了滋养它而真实存在着的土壤。编剧给了故事向阳而生的美好,而李现的表演像一把牢牢的钩子框住了故事跳脱不出的时代底色,我开始理解历史洪流下个体的不得已,女性的牢笼,开始理解故事发生的契机、它的合理。
他红衣怒马、意气风发,嚣张可爱到无法无天,“鬓云欲度香腮雪”、“玉椀盛来琥珀光”、“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他用舒朗的仪态、嘴角弯起的盈盈笑意,甚至走路时不自觉昂起的头颅、眼神里嘲弄的蔑意宣告着那个朝代的奢靡辉煌。盛唐不知是怎样的盛唐,可他的明媚张扬、潇洒恣意确确实实写意了世人心中眼中期待着的那个骄傲时代。他在蒋长扬的身上完成了编剧试图想要表达的“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琉”奢靡繁荣的盛唐意象。
他时而插科打诨,时而飞扬灵动,时而荒唐滑稽,不停地抖落包袱。女性思想的觉醒、自由意志而起的抗争也有灰蒙时刻,但他正如那抹不可忽视的亮色,吸引着我去品尝、去走进这个故事。我跟随他的表演去想象那个富足辉煌的时代,借着他的悲悯之情、欣赏之心,怜惜女子生存的不易、洞悉时代加诸于女性身上的枷锁。
一直以来,我很难在一个有点糟糕的时代里爱上苦难中痛苦挣扎的故事。可蒋长扬清清楚楚地看清这个时代,它的繁荣、它的骄傲,甚至它的糟粕,却依旧爱着他真实感知着的大唐。守着他的风骨,独行他的大道。纵使谤满天下,若能安这天下,随之不悔。于是我被这样的赤子之心打动,被他吸引,愿意走进这样的时代,看他实现他的家国理想,完成我对这个时代最后最完美的构想。
在出场不多、切片化的呈现里,李现要完成蒋长扬复杂的人设,表达时代束缚下的先锋思想,同时也要完成编剧以他的傲气为骨想要表达的盛唐符号。他将这一切完成地那么好,演员背后付出的心力可想而知。
是会很喜欢演员李现的,国色拍摄期间他分享的影片是长安三万里、阳光先生,一部讲诗书卷轴里骄傲自信的盛唐,一部讲家国天下,历史动荡里的悲凉。角色有演员的滋养,他尝试找寻他,尊重他的时代、理解他的抱负、明白他的心境。
国色是戏中人、曲外客一段观之、赏之的故事,却因李现成为蒋长扬真切生活着的盛唐。
我爱上了蒋长扬,而那部分由李现表达出来的蒋长扬,是我对演员李现永远的滤镜。
我深知,观众如何回馈角色,正因演员如何浇灌角色。
国色写了一个思想觉醒的前卫故事,而李现用表演为这个故事定下了时代的基调。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