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本片外,本文还将剧透前作剧场版《通往天国的倒计时》《漆黑的追迹者》及吴宇森导演的《喋血双雄》。
两年前的短评上,我也用过跟标题一模一样的表述。如今回顾已故的古内一成先生留下的这些剧场版,总会有新的感触——尤其是后期的剧场版,在“褒古贬今”错误思想的影响下,这些作品被严重低估了。
这部剧场版,抛开严重的线索公平性问题,毫无疑问是古内一成先生留给剧场版的最后杰作。
我一直认为本片就是在炒《漆黑的追迹者》的冷饭。在M13中,东京的地标东京铁塔成为电影的最终舞台,而作为东京铁塔继任者的东京新地标——东京天空树也在本片登场(题外话,有段时间的TV动画中还出现了还在建造中的东京天空树,真是颇具时代感);除此之外,两者的核心诡计也颇为相似,都是由作案现场构成特定图形,M13是北斗七星和北极星,而本片则是五角星。
但本片在M13诡计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创意,那就是五角星的构图并不能在二维的地图上看出来,而必须考虑到作案现场的高度从三维空间的特定角度发现(正对应了片名中的“异次元”),乍一看好像是个很棒的改进,然而总览全片,直到柯南看到孩子们的美术作业之前,完全没有向观众给出对这个诡计的像样的线索和暗示,这个诡计就用孩子们的美术作业匆匆解答掉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这种诡计本身就不公平。直到我想到了《通往天国的倒计时》:M5的凶手动机,正是因为在特定角度下富士山被摩天楼一分为二,这同样也利用到三维空间中的特定视角,可说是古内笔下的剧场版中的顶级创意,而那部剧场版中对这一点的暗示颇为大胆,可说是只能用画面来表现的创意。我在想,本片何不参考M5的暗示手法,拍出比“孩子们的作业”更为高明的线索设置呢?这点确实颇为遗憾!
除了“三维空间特定视角”以外,这个诡计也有另一个创新——骰子点数的含义。前半部利用4、3、2的点数做了误导,并由下一个点数5推翻了一直以来的“倒计时”假说,可以说是利用点数含义做出的一个反转,单是在谜面阶段,点数的含义就表现出其亮点。而其真正含义则是画五角星的笔顺——画星星是吧,怕不是跟东风谷早苗学的,什么《东方风神录》(笑)——这确实是颇为新颖的解答,并且仔细想想也确实有其必要性:假如不考虑点数,五个作案现场只能构成五边形了。不得不说,这个诡计真是浑然天成。古内一成如此匠心,独具一格,他的英年早逝实在是柯南剧场版的一大损失!悲乎哀哉!
本片也是典型的古内风格的连续杀人模式:凶手每次作案都会在现场留下象征物——比如《第14个目标》中的扑克牌和《漆黑的追迹者》中的麻将牌,本片中的骰子亦属此类,还有《通往天国的倒计时》中的酒杯和《战栗的乐谱》中的长笛部件,《世纪末的魔术师》中凶手每次都要击中右眼、《迷宫的十字路》中凶手每次拿走死者的《义经记》也是一种象征凶手的事物,而破案的关键往往在于这些连续杀人的规律性中。
本片中的五次作案,也形成了“起承转合”的结构:前两次是起与承,第3、4次则是转,第五次则是合。“转”的部分尤其值得一提,第四次的“转”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利用骰子点数制造的反转;而第三次的“转”则是利用头号嫌疑人亨特的死及其手记误导、还有亨特与凶手的关系制造的,这两次连续反转真是极精彩的设计。在这背后的凶手与亨特的故事我不再赘述,各位可自行于片中感受。我只说凶手狙杀亨特这一情节,使我想起了吴宇森的《喋血双雄》中,周润发饰演的小庄为了成全他的知己四哥,亲手一枪结束四哥的生命,这是一种对兄弟情义的全新表达。而本片中凶手狙杀亨特,或许不仅是为了完成亨特给自己设置的试炼,也是在成全亨特。凶手每次于作案现场留下的骰子和弹壳,虽然有点牵强,但我觉得可以勉强理解为,这象征着凶手与亨特二人的情义——弹壳象征凶手,骰子象征亨特。
但是说到凶手,这又是本片另一个遗憾的地方:凶手身份基本上是直接给出的,未经推理,也未留线索暗示。还有另一个很遗憾的地方,那就是为了最后柯南与秀一的合作秀,好不容易塑造起来的凶手形象,最后却直接被狂化丑化。
最后,其实本片与M13还有一个相似点:最后柯南腾空而起时,伸缩背带的用法与M13颇为相似,而柯南的腿伤,又让人联想到柏原宽司的《侦探们的镇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