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剧是被安娜把法庭当秀场的剪辑吸引来的。什么人,会在这种审判的时候关心自己的服装?难道自由比华服更重要么?这一点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这个女孩太过大胆,身无分文,却花钱如流水,她花钱的动作太过于痛快,以至于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相信看她是白富美。

讲真的,安娜有点疯,她这种不考虑风险,不考虑万一被揭穿了怎么办,不在乎压力的疯狂是她骗过所有人的真正原因,包括那些富人。

富人不会想到,一个穷人竟然真的敢身无分文堵上所有下场。他们的傲慢,理所当然成就了安娜。穷人对富人所图的人性弱点,也让他们成为了安娜的追捧者。

我想看的是安娜是如何舌灿莲花去欺骗,如何用高智商高手段去骗走银行4000万美金。但是,很失望,本剧不是爽剧。

这部剧安娜的表现有些神经质,安娜对待质疑只会大声叫嚷,转移注意力。我在她身上没有看到那种高智商犯罪的魄力和魅力,她把自己包装的很好看,但是仅此而已,一戳就破,一拆穿就崩溃。

有很多编剧自己都很难自洽的bug,安娜既然能想到伪装白富美,为什么想不到贷款如此大金额银行会做背调?能用虚拟号、变声器骗得了一时,骗不了贷款到账。

安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哪里开始彻底崩盘?从她和两个朋友带摄影师去酒店开始,或许这也只是她完蛋的加速器,毕竟银行和酒店已经决定要起诉她。

整个剧安娜身边的人,有人受伤吗?所有人接近她想从她身上攫取利益,发现被骗后恼羞成怒。安娜有罪,但并没有人无辜。最后,每一个被安娜欺骗的人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得利益,银行顾问、萨拉、记者、律师……

里面还有一些其他思考。安娜被商务伙伴性骚扰,被外貌歧视,被种族歧视……同样的,还有记者的一句话。哪怕是让华尔街破产的精英也判的没有安娜严重……

最后,安娜对记者坦诚的那句话。她失败的唯一原因就是没有想到别人对抗压力的能力这么差。

记者哗然,她没有想到安娜并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是的,这才是真正的安娜。她清楚明白自己的疯狂,却高估了他人是否愿意参加这场4000万孤注一掷的狂欢。

安娜在面临即将被拆穿的压力仍然在寻欢作乐,大肆挥霍,仿佛无事发生。可是其他人不一样,他们需要生活,他们还有生活,他们需要退路。安娜?安娜不需要。

安娜这个人物的塑造,是后天刻薄冷血还是天生反社会性格?她最后对记者说的“你记得来看我”是另一个利用欺骗,还是怕自己被所有人遗忘。

如果说安娜渴望朋友,那她就不会拖朋友下水。如果说安娜从不拒绝孤独,那她为何给萨拉揭穿自己的机会?

这是一个孤独,偏执,刻薄,反社会,有疯狂想象力去诈骗银行4000万美元的25岁安娜的故事。

还有很多问题的答案,估计是疯狂如安娜也从未在乎,从未思考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