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一篇不怎么负责任的观影感受。
关于拍摄手法、剧情设定、人物塑造等等的评判,此处不写,百度或者任何影评都比我来的专业。
当然,我也希望有一天我能用专业且准确地语言,来评论此类专业的话题。
现下修行不够,便只做感受记录。

《唐人街》海报(为什么要用唐人街命名?)
因为最近正在读的剧本创作书籍里多次提及,又带着嫌疑元素,于是未做深入了解,便将其排上了播放列表。
剧情能记个大概,也就是寻常时间出现了不寻常的走向,一路顺藤摸瓜,各种冲撞,直至让人实在难以消化的结局。
其间通过“唐人街”这一意象,透露的歧视与讽刺,或许有时代因素,但多少是让人不舒服的。
为何带着狭隘地轻蔑视角来描写亚洲人?
为何要在电影里轻易给予他们群体化标签??
关于违背伦理的设定,更是足够让人犯呕胆寒。
于是乎,看完愤懑不平,也不禁想调侃自恃高人一等的欧美人士,对待感情的忠贞,远不及迂腐的“非欧美人士”。
呵呵。
大众意义上关于资本操作力的描写,倒是值得学习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并非虚言。
如果不能,那大概是钱不够多。
呵…呵。
浅薄如我,撇开电影制作、剧本写作,身为一个观众,实在这部电影的编剧本身带着有色眼镜,也不知关于“三六九等”的暗示和默认是有意还是无心。
罢了罢了,“观后不适”已然足够总结。
再看一遍?
眼下是决然不想的。
看书去了。
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