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比较私人和随意的影评,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看纪录片从头哭到尾。看着的是片中人的人生,脑海中却一直在回放自己的高中。

我的高中也是这样一所推崇素质教育的学校,只不过在一个高考大省,素质教育更是一件极其奢侈、富有争议的事情。从进入高中以来,一直听到许多不太友好的声音,譬如“进入x中会是很多人一生的顶点,之后就会走下坡路”,“x中的素质教育牺牲了成绩”,甚至“x中所谓的学生到了大学表现好,只是因为高考没有考出应该有的分数”。

仍然记得高一时一个学长分享自己的高中生活,说毕业时回想高中生活,学习这件事本身不应该被排进前十。在高考前,数学老师跟我们说高考其实只是人生很小的一件事,即使我们当时不理解(当时确实不理解),但迈过了槛之后,会发现不过如此。既然学习和成绩不算是最重要的事情,那我到底在高中学到了什么呢?

回到影片本身,影片选取了三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人真的选得很好),我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是不同家庭给孩子的试错空间真的不一样,试得越多越容易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假如说成功有100条路径,家境不错的家庭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其中的几十条,可以去学音乐学体育(其中可以把大多数项目都试一遍,比如谷爱凌),可以学习挣不到钱的冷门学科,可以去搞电影搞艺术,但普通家庭的孩子可能只有学习一条路。尽管前者也在这个过程中背负了家庭和个人更多的期望,不一定会比后者更幸福更快乐,但不得不承认,但从试错空间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来讲,前者确实要更有优势得多。我也和上海的朋友讨论过素质教育,上海是各种教育的试点基地,家长会更放心让学校去改革去折腾,大不了送孩子出国就是,而这种所谓的“底气”在高考大省是完全无所想象的。高考大省的素质教育再怎么搞,和北京上海比,总还是有一点相形见绌的。

试错空间其实是我很感激我的高中的一点。它非常平等地给所有学生提供了尝试各种各样东西的机会。就我个人而言,即使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并不怎么积极参加活动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颇多。我下课后缠着生物老师问各种各样和考试无关的、纯粹是个人兴趣的问题;参加过高一高二时的兴趣选修课,剖过青蛙剖过鱼,从鸡血里提取DNA,从植物中提取过色素;参加过暑期和大学合作的夏令营,甚至还去过医院和麻醉医生交流;高三时翘了体育课在学校里面拍照识花认植物(应该感谢学校允许使用手机);在图书馆看《博物》杂志,当时看到“基因组暗物质”的概念一下子被震撼住了,也就和后来生物信息学的方向选择有了渊源。这些东西看起来似乎有个主线,但其实我也尝试过很多不同的东西,比如组织活动、在运动会卖东西、参加模经等等,发现自己不爱热闹、而且也缺乏商业头脑后兴趣渐乏。

有些东西是很珍贵的,但是很容易在长大的过程丢失。我很庆幸自己在进入高中以后一直在自由的氛围里成长,这些东西一直被学校保护得很好。简单来说,就是教育让我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所有人都成为了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即使终有一天会进入社会经受毒打,即使最终发现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即使棱角都会被磨平,我也仍然觉得这样的教育是值得的。

我没有回答一开始提出的“我到底在高中学到了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难给出答案,而且绝大多数影响本来也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体现。至少如果给我一台时光机的话,我仍然会坚定地选择当时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