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是枝裕和来说,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从未分开。

...

而在这部《如父如子》里,是枝裕和的生活气息愈发浓重,此时在他的内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依然是讨论的重点。关系之间的“真物”和“伪物”是是枝裕和难以割舍的,并最终会在《小偷家族》中集中爆发,而《如父如子》便成为了“关系论”的先验品。

...

血缘亲情和关系亲情是这部电影讨论的重点,两个截然不同的原生家庭,因为护士的嫉妒抱错了孩子,到底谁才是自己真正的孩子,以及如何面对这两个孩子,两对父母的心理剖析构成了这部电影的主旋律。

...

而是枝裕和让人喜爱的地方就在于,不管是贫穷的家庭还是富裕的家庭,他都尽自己所能的表现了他们对孩子的爱,也让观众割离了仇富的情感。这也是是枝裕和家庭片的核心思想:正因为没有人真的有错,所以大家才会这么痛苦。

...

说到底,哪怕是电影中被立为相对典型的富爸爸,相信年岁渐长的观众也同样能够共情,每一位父亲都会希望把自己的失意投射到孩子身上,尽可能的让他弥补自己的遗憾,也让他少走一些弯路。在这样的过程中,无法共情或者考虑孩子的真实意图几乎是必然的事件,电影中父亲弹了一半放弃的钢琴、私立小学的精英教育、良好严格的礼节。你可以说这位父亲还需要成长,需要时间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但如果你觉得这位父亲是有错的,我只能评价为你这辈子有了。

...

在《如父如子》的结局,是枝裕和进行了大量的留白,但我认为观众要真正理解富爸爸,就要从这段留白开始。两家人终于中泾渭分明变成了水乳交融,但接下来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也总有毕业的那一天,在中日韩东亚三卷的学业压力下,富爸爸几乎可以肯定要承担起两个孩子的人生成本,也有很大的概率在两个家庭超长时间的交往中承担穷爸爸另外两个孩子的教育成本。也就是说,富爸爸丢了人心、花了大钱、道了大歉,还没有落得观众一句好话。电影中我们为了真正的艺术可以展现足够的包容,但在现实生活里我们一般会给这种情况一个明确的定义:龟男。

...

所以,能够理解富爸爸没有错,理解这部电影中的每个人都在为了孩子而付出,是对《如父如子》最大的尊重。

...

对于电影的中心思想,血缘亲情和关系亲情,是枝裕和通过富爸爸后母的台词,说出了属于他理解的答案:“时间就是孩子”。“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电影中处处透露出对爱、亲情真正的答案,不是血浓于水,而是人与人相处的时间。通过时间去塑造关系而不是通过血缘去依恋关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关系和赤诚的爱。在《如父如子》中,这种想法还只是初具雏形,等到五年后的《小偷家族》里,是枝裕和的这段思想才真的臻至化境。

...

而是枝裕和的电影之旅也在继续,我们也期待着他能够继续用他的生活片,在平静的水面下用汹涌的漩涡向我们诉说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