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is real
nothing is still
nothing is true
李安拍张爱玲有玲珑气…我始终觉得爱情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命题,寻找自我才是,无论是自我的投射还是渴望。王佳芝的决策并非爱情。我更愿意用“看见”与“被看见”的视角解读,王佳芝扮演破碎的英国梦,落魄千金的压抑和戏角,被人簇拥着扮上妆唱一出,巧妙圆滑又勇敢…她演得最好,是因为她本身就有几分家世,也因为她聪慧敏感却又迷茫。这也很像《第一炉香》的葛薇龙…
这种落败家世创造了王佳芝能够取得易太太信任的氛围,她对上流社会略知一二,别墅裁缝购物再到后续听评弹,找饭店厨子,都是勾易先生的“勾子”,但如果不是王佳芝有过涉猎不会放得出,如果不是她机智有勇有谋也不会被易太太信任。但她又被抛弃了,父亲远走已结新欢,同为子女自己被放弃,她对这个上流社会并不熟稔,因此初次约会到后来都留下了口红的印记。
家庭和乱世把她推向了同侪群体,但紧赶在开学前杀人和为所谓杀敌献祭同学的身体和灵魂的荒诞又让一切虚无。
残忍的同学,微妙的异性侵占和同性嫉妒,无头的革命,清醒的出卖肉身的妓女和出卖灵魂的特务,迷乱的性,所有混杂,那一刻真实的物质的光亮只剩下了璀璨的粉钻。
所以当它出现的时候,王佳芝感受到了一种诡谲的真实…
王佳芝又是决绝和勇敢的…无助的,迷茫的。
当时看完觉得李安拍张爱玲已经是我非常能知足的了,因为有七窍玲珑心,但鬼气森森没有拍出来,我想是因为原著易先生是残忍的冷冽的偶,但电影里易默成更多展现了他看见王佳芝剔透、倔强、单纯和声色的,乱世下垮塌墙壁下一滴泪珠,天涯呀海角呀觅知音中的人。人化开了鬼味。
“他对战局并不乐观。知道他将来怎样?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我已经不记得看不看过《色.戒》的小说了,但太过沉浸在电影的情绪里,就着配乐读了一遍。但我对张爱玲熟悉。雨夜的巴士,车巅的树叶,少女时代的片刻美好,远去的父亲寄人篱下的倔强,阴涔涔的女同学的嫉妒,声色犬马华服珠宝的绚烂和寂寞,和背弃信仰与祖国之人的生死爱欲…铺开的一张天地巨毯是张爱玲的整个自我与世界。
急匆匆的原著,其实只有王佳芝最后那一天。李安堪称不动声色又圆融海纳地用细节和镜头构建了一个绝对完整的世界、人物和内核。这是重建。完美的改编。你看得到李安,但张爱玲又不是影子,并非如影随形而是一首激烈的探戈,舞曲。人性的复杂在电影里展现得非常全面。
复杂意味着试图理解一种行为背后的可能性。
我欣赏复杂。
废墟下觅知己,天涯处归知音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如果《鬼妈妈》所有角色都是我的“自我”
我看《鬼妈妈》的时候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今天我终于知道那是什么感觉了。一种可怕的似曾相识。因为虚假的,隧道那头的纽扣妈妈更像一个真实的,我的“自我”。整个《鬼妈妈》就变成了世界观都围绕我展开的故事,里面是我,外面也是。纽扣妈妈看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