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真的太讚了,没有理由不给满分,尤其是南法的夏天,是光太亮、风太热、时间太慢,但也因此什么都变得真实。电影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却用极细腻的镜头捕捉了青春的犹疑与觉醒。这不是一部討好观眾的电影,但诚恳得让人难以抗拒。它更像一封寄给成长与现实的告白信,温柔、克制、带著一点淡淡的忧伤。

这部电影確实和《CMBYN》有著气质上的共鸣,但两者的情感核心与导演观点其实相当不同。但两部我都很喜欢。

《CMBYN》 是关於「初恋与慾望」的,它谈的是感官、情感与失落,是私人情绪的极致。而《恩佐》 则更关心「成长与社会」,恩佐离开舒適圈、进入工地,是在探索身份与阶级边界。换句话说,《CMBYN》是「我爱上了某个人」,而《恩佐》是「我想知道自己是谁」。

《CMBYN》的镜头是「理想化的夏天」,导演用阳光、水果、肌肤、音乐构筑出感官的诗意世界。而《恩佐》的镜头是「真实的热与灰尘」,导演用光线、劳动的声音与沈默去描写现实的触感。

《CMBYN》是外放的爱情电影,观眾能明確感受到爱与慾望的高点与失落。而《恩佐》是內敛的成长电影,情感多藏在眼神与细节里,像一场静悄悄的觉醒。因此,前者让人「心碎」,后者让人「静默地共感」。

总而言之,如果说《CMBYN》是一个关於「爱」的夏天,那《恩佐》是一个关於「理解」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