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毕业于法律专业的观影爱好者,律政题材的影视作品是我比较排斥的类型片。一方面是对于影片涉及的场景太过熟悉,很难从影片中得到什么新鲜体验;另一方面,律政题材的作品的创作者或是因为不够了解法律实务,或是为了加强剧情冲突,影片中常常出现一些令人难以忍受的常识性错误。
爽片、套路、无悬念
当电影播放到30分钟的时候,原本对电影充满期待的同行的朋友开始小声抱怨,“救命,怎么还没结束?”
电影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因为难以晋升从法官转行为大律师的林凉水接到了第一个案子,帮助被指控误杀了女儿的单亲妈妈曾洁儿辩护。因为过于自信没有将重要证人(曾洁儿的男友,同时也是钟氏家族的赘婿)的证词固定成签字的书面证词,结果证人当庭翻供,导致曾洁儿被判刑。林凉水良心不安,两年后,新证词出现,林凉水和律师同伴们克服了钟氏家族对于司法的无耻干预,最终让无辜母亲曾洁儿被无罪释放,坏人也得到了法律的惩罚。
故事几乎集合了港片、律政剧的各种元素——“充满正义但不拘小节的大男主”、“因为一时疏忽改变他人命运,而义无反顾的走上救赎之路”、一点黑道元素(男主角的小弟是黑道“太子“)、操控司法但最终被正义制裁的权贵,一件由婚外情引发的血案、为了荣华富贵连女儿都可以杀害的斯文败类。
最后,再由男主角大律师在法庭上贡献一段歌颂公平正义的慷慨陈词,最终影片在男主角释然的微笑、坏人被收押、被冤枉的母亲怀念女儿的几个穿插出现的镜头片段中结束。
邪不胜正的爽感被顺理成章,不费吹灰之力的营造出来。
凭借演员精湛的演技、港片标准化的叙事节奏和较高影片完成度,很难说《毒舌律师》是一部烂片。但他未能创造出什么新鲜的观影体验和别出心裁的悬疑感。无论是影片的故事走向还是角色的即时反应,都难以突破港片的套路和观众的预料。
作为一部非常“港式”的律政题材作品,《毒舌律师》可以轻易的“泯然”众港式律政剧。即使告诉观众它是一部单元律政剧的其中一集,或者是一部热播律政剧顺势推出的电影版,也毫不突兀。
总的来说,是一部俗套的爽片,一篇香港电影交出的“满分作文”。
社会痛点
那么,《毒舌律师》是怎么成为“香港史上首部票房破亿的港产片”呢?
一方面,从更具共性的价值上说,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社会在运转,人类在思考,人类追寻和渴望正义的脚步就永远不会停止。并且,再好的司法制度也不能实现绝对的公平正义。人们在现实中的遗憾,很自然地便投射于文化消费。出于对自己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的忧虑,观众很自然地寄希望于影视作品中无所不能、从容善辩的大律师。
在世界范围内,律政、罪案题材经久不衰,从《十二怒汉》、《控方证人》再到层出不穷的美国律政片、香港律政片,再到近几年日渐抬头的国产律政片。无论是欣赏、赞美还是吐槽、批判,观众对于律政题材的关注从未减弱。
因此,《毒舌律师》依托于“正义”的普世价值,在同期的香港影片的竞争中便先下一城。
另一方面,《毒舌律师》在香港的成功更是因为这是一部立足香港社会,直击普通人痛点的电影。
在过去的几年里,面对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阶级的固化,香港的辉煌似乎也蒙上了一层阴影。高昂的房价、巨大贫富差距、不成比例的地理面积和人口,香港人像陷入了无法挣脱的城市罗网。生活在这样的时空场域下的许多普通人最关心的可能已经不是如何实现阶级跃迁,如何实现“香港梦“,而是作为普通人的尊严与权利。
在《毒舌律师》中,无辜的单亲妈妈与钟式豪门之间的悬殊较量,也许正映射了一个个普通香港观众对于日益加剧的阶级冲突、贫富差距下自身基本权利保障的隐忧。观众很难不去联想,站在被告人席位上的人是自己时,该怎么办?也因此,对于林凉水这样的正义使者,观众很难不致以喜爱之情。
某种程度上,站在林凉水这边是电影上映前就能预见的观众取向。
香港观众喜欢《毒舌律师》这样的故事,就像韩国观众会喜欢《寄生虫》,就像美国观众会喜欢《绿皮书》。全世界的电影观众,都在被动而顺理成章地奔向属于自己生活场域中的“政治正确”。
一点题外话
在电影制作和成功逻辑之外,想聊一点法学相关的话题。
《毒舌律师》中有个人物是谢君豪饰演金远山大律师,被钟式家族安排为控方律师,开始因为误解林凉水玩弄规则而步步紧逼。后来在了解了钟式家族玩弄法律,陷害被告人的事实后,在法庭上主动协助了辩方律师,为男主角一方的胜利贡献了不少的力量。
在金律师身上体现了法律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意义。具体是说经过系统的、统一的法学训练的法学生,最终会成为具有相同基本法学价值,维护公平正义、尊重规则的法律人。他们在成为专业的法学工作者后,或许会因具体身份的不同(如代理利益相对的原被告双方的律师)而处于竞对的立场,但共同的价值将让他们保持底线,凭借良心和理性,共同维护法治体系正义、顺利、持续的运转。
现实的法律工作者中,不免也有像钟式家族法律顾问那样罔顾法律和道德,为了利益而丧失底线的人。但绝大多数法律工作者,则心怀正义与法学精神,在维护法律尊严的路上孜孜前行。
在中国的法学院中,当你问起年轻的法学生们学习法律是为了什么?我想他们也许不好意思宣之于口,但会有一句充满着中式浪漫的语句在他们心间萦绕「为天地立心,为生灵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当然,有机会、有天赋真正践行这条语句的法律人寥寥无几,但我想,法律人们还会在心间默默回应一句「身虽不至,心向往之。」
更多影评请关注个人公众号:薇瓜呱呱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