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

人工智能;

人与宠物;

人性与人生。

这些早已被拍烂的题材,结合在一起,就能够推陈出新了吗?

汤姆·汉克斯新作《芬奇》给出的答复是,不需要推陈出新。

...

不知不觉,汤姆·汉克斯已经是65岁的老龄人了。

他带给了全球观众太多的经典作品和角色,早年《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耳熟能详,到千禧年之后的《达芬奇密码》系列,再到近年《邻里美好的一天》等颁奖季佳作,他仍未停下脚步,继续在电影浪潮中前行。

虽说年龄不影响一个演员继续演戏,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90岁了还在自导自演,但却会越发限制戏路。

被年龄定型,被银幕形象定型,被选片习惯定型。

汤姆·汉克斯的角色越来越倾向于有一定阅历的,有着人性光辉的“老好人”。

《芬奇》也是如此。

而且他的电影大多时候始终都保持着一种态度。

好好讲故事的态度。

不故弄玄虚,用大家都习以为常的方式,去赢得观众共鸣。

为什么一个题材,就非得绞尽脑汁开脑洞,非要开天辟地,好像不做到前无古人,就没法拍了呢?

《芬奇》的出现是一个提醒,提醒电影其实还可以很纯粹。

就算是老套的题材,也能用朴素的方式去呈现。

并得到观众的认可。

...

自11月5日上线播出之后,《芬奇》在豆瓣的评分就一路上涨,有近3.5万人提交评价后,分数达到了8.4分。

这要高于西方各站评分,仅次于今年好莱坞在豆瓣最高8.6分的《最后的决斗》。

两部高分片都是比较老派作风,或许对于注重故事性大于形式感的中国观众,这才是好莱坞在中国重新崛起的口碑密码。

...

《芬奇》讲述在由于地球臭氧层消失殆尽后,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白天随随便便就能超过60摄氏度,人类的世界末日因此到来;

一个叫芬奇的程序员成为了末日幸存者,他选择一个人孤独地活下去,直到有一天,他捡到了一条狗;

他幸运地不用再那么寂寞;

却又不幸地患上了绝症;

他估计自己活得不能比狗狗更久,便潜心制造一个机器人,只为了狗狗能一直得到照料。

...

利用芬奇对机器人的教学戏份,或者说是初步认识,台词加入了对世界观的有效解释,避免了大量的解释性台词和闪回,阻碍剧情的推进。

全片只用了一处闪回。

那就是芬奇和狗狗相遇的那一晚。

唯一有其他真人演员出镜的一幕。

解释芬奇为何绝对不和其他人类接触的同时,也塑造了他懦弱的,不完美的一面。

按照许多好莱坞大片的套路,世界末日了,主角最后就会拯救世界,成为救世主;

人工智能觉醒了,人类就有了重大突破,或者陷入巨大危机;

这些《芬奇》统统都没有。

有的只是一个普通人,在末世之中,最后的生命旅程。

他制造人工智能的目的,不是为了拯救世界,仅仅是为了给狗狗造一个机器保姆。

...

然而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完全超出了保姆的范围。

这也让电影超越了“狗狗电影”主题的范围。

上升到了“人”的主题。

就像斯皮尔伯格《人工智能》,利用一个懂得“爱”的机器人,去讲述什么叫“爱”;

《芬奇》借助机器人杰夫跟随芬奇的学习,讲述了什么叫“生而为人”。

...

虽说只是汤姆·汉克斯的独角戏,没有人与人的剧烈矛盾冲突,也没有什么特别宏大的特效场面,但电影也不一定会让人无聊到昏昏欲睡。

因为剧情有着容易抓住观众的两个要素。

目标和时限。

芬奇在造好机器人之后,因极端天气来临,被迫转移阵地,踏上一段不乏惊险困阻的冒险之旅,影片从第一幕过渡到第二幕,到达加州成为了最终目标;

过程中芬奇的病情不断加重,没有具体的倒计时,却有汤姆·汉克斯逼真的表演,告诉观众芬奇真的时日无多了。

...

同样逼真的还有荒凉的末日感。

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是,影片中的末日,好像离我们很近。

也许是因为过于真实,又或许是电影的主题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芬奇的一生并不完美,有很多遗憾。

他和父亲都没有来得及好好互相认识,他最终也没见到那座大桥,甚至,研发出了人工智能,一件非凡的作品,或者说,杰夫成为了他的孩子,他想要看看五六年后的杰夫,都没办法看到了。

但这就是人生。

...

结局没有长长的说教,没有轰轰烈烈的煽情。

电影就这样淡然地把故事讲完。

以至于有观众会觉得,整部片子下来,好像什么都没说,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不同的观众可以得到不同的感悟。

《芬奇》用泛滥的题材,简单的模式,拍出了电影的一个绝佳功能。

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失去的功能。

那就是作为人和社会的镜子。

让人去思索一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