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碟中谍》拍到这里,算是终章了。
老外的系列电影,最终都会有一些哲学的意思,这部也不例外。
阿汤哥搏命搏到现在,也是时候享清福了。
每一部阿汤哥都在“挑战不可能”,这个“执念”,最终必然遭遇哲学的“反击”。
说实在的,个人感觉,第一部依然是经典中的经典,虽然没有后续的大场面,但一切还在“合理范围”。
到了后来,虽然每部依然精彩,但多少有点“没苦硬吃”的嫌疑。
如果,阿汤哥要如此搏命才能拯救世界,那么,套用马力欧里头的一句话,“这公主,不救也罢”。

故事在开头就开始了闪回,个人感觉有点败笔。
如果,这些闪回放到片尾,相信会更让人泪目。

这个当年帅到掉渣的小鲜肉,如今也被岁月改变了模样。
这终章的海报。放了阿汤哥的“大脸”,不知道是不是要放大阿汤哥“告别的眼神”,反正感觉效果不太理想。

这个世界,已经没有可以和阿汤哥扳手腕的人了,所以,阿汤哥的敌人已经“进化”到智体。
这或许也是老外对于AI的担忧。
可是,未来已来,未来没有阿汤哥来拯救我们。
我们,或许都要面临AI的最终清算。
或许,在此之前,我们会面临自然的最终清算。
管它呢,我们在“不如牛马”,甚至“猪狗不如”的生活里,也是待得够够的了吧。

其实如果杠起来,故事的设定多少有点刻意。
那么强大的智体,竟然还会害怕一个所谓的病毒?
而智体想着毁灭人类,如果目的达成,那么,然后呢?
没有了人类,智体即便是没有能源危机,能一直运行,又能怎样?
或许,在机器的世界里,AI另有所图,不过,那一切都和人类无关了吧。
那么,趁现在,做点自己擅长的事儿吧。
老外也会舍己救人,也会堵抢眼,但每一次做这样的抉择,老外不会打鸡血,而是告诉我们,这是一次无奈的抉择。

可惜的是,电脑高手是真的白死了。
老外的“既要又要”发作,说什么到最后都有解决的办法。
能0.1秒关住智体,就能10秒跑赢F1。
故事里头营造了太多的“刻意”,如果不是“碟中谍”,还可以继续喷。
这位元老,当年被阿汤哥坑了,当天流放。
三十年过去了,这哥们一点怨言没有,反而很感激阿汤哥给了他看待生命的另一个角度。
这不是阿汤哥的“以德服人”,实在让人很难理解。

阿汤哥搏命,终于拿到了源代码。
此刻的阿汤哥面临一个选择,“谁来掌控如此强大的力量”。
这个问题,问大刘吧。

故事里头最后封住智体的,不仅要有多年单身练出来的手速,还得有困住智体的硬件设备。
好么,五维存储空间,这玩意儿,装得下不少电影大片吧。
就是不知道这硬件值多少钱。

故事里头最大的“逻辑硬伤”,大概就是如何“降服智体”了。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切断电源了吧。
老外能想到,但偏偏就不愿意,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在故事里头,给出的解释是,如果不能把智体抓去“坐牢”,那么损失无法挽回。
真是稀奇,大漂亮手中掌握着最大的黄金储备,欠着最大的外债,如果智体真的祸祸,老美应该是最开心的那个吧。
更“不符合逻辑”的是,大鹅(只敢说大鹅)这秉性,能眼睁睁看着智体拿了他们的终极大杀器?
他们即便想不到断电,也能想到按按钮吧。
如果,真的连大鹅都那么“顾全大局”的话,那么,大漂亮还在纠结个啥呢。

最后,放一个“扬我国威”的画面吧。
故事里头出现了两次,一次很清晰,一次不太清晰。
选了一张不太清晰的,因为,很清晰的那一张,实在不太适合“连续阅读”。
请勿靠近……
这,多少可以搞个“清风不识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