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将至》是一部小众剧情片,在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获得“费穆荣誉最佳影片”“迷影选择荣誉”“桐叶荣誉”三项奖。我一向对这类获奖类小众作品不感兴趣,但是觉得片名有点儿意思就特地刷了一下。
该片是一个北漂青年梁哲回老家奔丧旅途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故乡人的公路故事。舒缓的镜头下,故事徐徐展开。主人公在中巴车上遇到了熟悉的长辈,搭讪了一个不会有任何结果的甜妹,意外收留了一只流浪小奶狗,下车之后又因为搭车巧遇路怒狂的长途卡车哥们,后来又在灰扑扑的小镇上见到了理发的离异带孩初恋......最后在夜幕降临时,他来到了爷爷的坟前。
故事的时间维度是一个落魄回乡的小镇青年一天时间,这一天的事情又似乎是他半生又或者是一生的镜面。
影片镜头非常朴素,故事也很自然算是接一方地气,展现了一个小镇青年的人生困顿时刻,总体来讲是一部不错的小众影片。
影片不算长,但每个镜头都有特殊的寓意,情节非常细腻,演员表演自然,每个角色或者情节都在刻画着时代的影子。故事贴近现实,又超越现实,稍稍咂摸一下就得其中意味。我仅择取一个算命人和一只小奶狗来探讨一二。
陌生又熟悉的故乡及人:算命的瞎子
人人都是阿Q,只是我们可以不承认。
影片镜头一开始就拉观众进入了萧条西北小城的冬色景致,似乎光怪陆离的大城市只活在故乡人的想象中。这里只有枯黄的野草、阴暗的天空和灰扑扑的面孔,这些暗淡的景象与这个光鲜亮丽的时代相去甚远,有一种强烈的时空割裂感。
这种割裂感体现到人身上,就是梁哲身份和精神上的割裂。一个来自西北偏远小镇的城市打工人。当初,小镇做题家们卷破头的目的就是离开贫穷落后的故乡,梦想到大城市中有个体面的工作,买一个合适的房子,成个城市的家,然后变成真正的城里人。一些人成功了,一些人失败了回归故乡,一些人失败了却还要在城乡之间往返。本片中的主人公梁哲就是最后一种人。梁哲们带着无限的希望和青春离开了故乡,一别经年,归来已不是少年,与故乡难以融合,与城市也相去甚远,精神上回不去也回不来。
梁哲途中到了一个寺庙,遇到了一个算命的瞎子。这场算命的戏很有意思,梁哲让瞎子算事业和婚姻,瞎子非常笃定他的事业在北方,比如北京或者内蒙古,而他的婚姻在本地。梁哲付了50元钱之后,还要去研究一下瞎子是否是真的瞎。其实,瞎子真不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说出了梁哲的心声。
这场戏其实是我们大多数人在迷茫时的自欺欺人,明知道是假的,却依然要去赌一赌。只要还有选择,就去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就像在中巴车上,明知道衣着光鲜的美女与自己无缘,梁哲也依然去撩一撩,最后只能看着女孩下车后做着豪车离开,而手机上新加的微信将来肯定是个毫无互动的空号。但那又怎样,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希望和梦想离去的时候,生活的很多时候其实是尴尬无奈居多,自嘲着自嘲着也就习惯了。人人都是阿Q,只是我们可以不承认。
故乡的小狗 从外面流浪回来的落魄狗 消失的他
我很喜欢影片中那只因一场意外出场的小奶狗。梁哲的首段旅程是在中巴车上,话痨司机差点儿因为一只小奶狗出了车祸。司机将小奶狗带上了车,然后开始给相熟的乘客推销小狗,可惜没人认领。梁哲为了讨好漂亮女孩把小奶狗拿了过来。女孩中途下车,上了一辆豪车,留下尴尬的单身狗和小奶狗。梁哲用自己的布包装住了小狗,两只“狗”相依为命。不过,相比梁哲这只灰头土脸的落魄狗,小奶狗单纯可爱而且特别乖,它大概把梁哲当做爸爸。小狗找到了爸爸就是找到了家,它的“家”是爸爸的一只棉布袋。
梁哲这个从外面回来的男人其实就像一只外出闯荡地盘的狗,一身疲惫回到家乡。当年,他也像小奶狗一样刚会走就敢上大马路“拦车”,每一个带有善意的司机都是他的贵人。他走过了太多的路,单纯的勇敢慢慢消失了,他的疲惫沮丧让他的命运往下走,同时他的贵人也越来越少。他早已不记得自己当初的摸样,他只能在车窗的影子里看到倦怠沮丧的自己。
梁哲虽然来自这一方熟悉的水土,可是精神上他自认为早已是一个城市人,他在这里找不到认同感。故乡人羡慕大城市的风光,对他的工作他的经历很好奇。可是梁哲却无法说出太多有底气的话。而这只突然而至的小奶狗给了梁哲一些原生勇气。小狗成了他回到家这段路程上唯一的陪伴和支撑。
一人一狗重新上路,蹭了发小的车,去了初恋的店,然后坐上了回家的小面包。路可能算起来并不远,可是每一段路对梁哲来说都无比漫长。他们都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梁哲没有心安处,所以他没有故乡。
最后,梁哲来到奶奶的坟前,他烧完纸之后,小奶狗不见了。他到处寻找,却遍寻不到,只有那熟悉的叫声回荡在原野之上。那消失不见的幼小身影就如同当年那个年少的他,初见世间,一切美好,充满未知。多年以后,归来不再是少年,只有一颗略带沧桑又落魄的灵魂,独自在故乡的山野中寻找那个消失的他。
夜幕将至,一团篝火是唯一的亮光。梁哲开始挖坑,我们看不到挖坟人,只有漫天的土飘扬在空中。有人说他在挖坟,埋葬自己。我觉得这是他在寻找故乡的根,寻找自己心底的根,他在试图接通故乡的地气。
看完影片之后,我又刷了些影评,总体感觉就是虽然中国电影走上了新台阶,可是一些所谓的专业影评人还在旧社会“挖坟”。
作品只能是作品,但影评不应该只是影评
他“死了”,最终也没“复活”。-《中国青年报》评
这句话出自《中国青年报》影评,不得不说文章确实有文化有水准,但是其中的观点,我个人不认同。
本片是诉说了一个回不去的故事,也展现了一些人生暗淡面,是导演对个体人生的一种影像化反馈。作品是导演的艺术,无论主题晦暗还是明亮都是他的一种自我表达。因此,作品只能是作品,只是导演编剧演员的既定完成品,但影评不应该只是影评,尤其作为大的专业机构不必过分解读或者歌颂灰暗面。毕竟现在不是旧社会,目前所有的作家、新闻人以及所谓的哲学家也超越不了鲁迅,所以不必拿鲁迅式的字眼来过度解读当下普通人的困顿。
主人公,他“死”了吗?他当然没有死,又不是薛定谔的猫。他是一个人,是一个躯体活着思想找不到根漂泊的人。但是他确确实实没死,而是在完成一件事:回家奔丧。对梁哲们唏嘘的那些人,比如作家影评人或者教授,他们都不是普通人,也不必以高高在上的视角过度解读一个普通人的命运。
有些影评人似乎格外喜欢挖黑暗面,似乎没有黑暗面就写不了东西。当然,因为那些奇怪的国际定律一直存在,似乎只要展现中国灰暗面的电影都可以拿奖。所以,有些人生活在另外一个时代,他们不相信美好,或者说他们不想看到普通人的美好。而那些认真生活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并不需要怜悯,这是对他们的侮辱。
在一些评论人的笔下经常偷换概念,似乎这类影片的主人公们还活在旧时代,物质匮乏,精神上麻木不仁。而现实是在如今这个和平年代里,活着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特别艰难的事情,不要动不动拿一种装相的怜悯来挖苦普通人,仿佛挖出痛苦就是共鸣穷人了。高高在上的人永远都无法共鸣普通人或者穷人,如果可以共鸣,那也只是他们出于某种需要罢了。
主人公梁哲是不是吃不上饭?是不是活得相当困难?是走投无路还是陷入死境?当然不是,主人公其实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他只是无法走出自己的思想体系而已。主人公不是为了活着而迷茫,而是为了活得更好而找不到途径,这是大多人的困顿,也是人长大之后大多数时候的迷茫。一生居住在山中的老人,并不比生活富有有房有车的城市人差什么,他踏踏实实活一辈子,甚至能活到90岁到100岁。相比之下,城市人可能一生欲壑难填,永远在追求欲望。你缺什么取决于你的欲望,而不是你拥有的。你幸不幸福也不取决于你拥有什么,而是你缺什么。
人总有不体面的时候,也许一个人终其一生也到不了体面人的层次。诚然,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活得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千千万万的他们仍然努力地活着,即使不如意。这是普通人的闪光之处。
乡村有乡村的各种不好,城市也有城市的困顿。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的人更有各种割裂感,但通常这种割裂感在第二三代人会消失。想活出自己的人生,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们才佩服那些跨越生活的山海不服输不谈结局的生活勇者。
影片确实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乡割裂现象。快速发展的城市将那些偏远的山区远远抛在了历史的尘埃中,让很多人无所适从,让很多东西一去不复返。就如同那个少年的梁哲从城市归来后,将原来的那个自己丢了。但是,这也只是一部分人的人生,在任何社会中都有生活不好的人,不必苛求这一个时代。
人只要活着,就有可能改变,随时都有可能遇到改变自己的机会。乡村到城市的流浪人,总有一天找到生活的根。也许明天梁哲们就能在故乡栽上新的根。
艺术来源于生活,应该高于生活。同样,影评来源于影片,应该亮于影片。文艺作品刻画人挖掘社会话题,是有社会价值和人性价值的,同样衍生的专业文艺作品也有使命引领美的东西和暖的存在。很多刻意挖掘阴暗面的作品只做到了前者,而忘记了后者。
我想,影片和影评的关系应该是:影片给了影评黑色的眼睛用它来寻找光明和温暖。
最后,
只有不想回家的人,
没有回不去的故乡。
在外面的闯荡的你,
灰暗了,就去追逐光!
彷徨了,就立个目标!
加油!所有努力奋斗的普通人!
人世间因千万种色彩而美好,生活因平凡的你们熠熠闪光!
--时与猫璞观影小字--
配乐:Dancing Under the M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