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说到,
———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人闲桂花落(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488789/

成瘾行为,背后都往往隐藏着压力与匮乏。
成瘾行为的核心,是痛苦与创伤。
而成瘾的途径,是习得性的长期逃离痛苦麻痹情绪的途径。

第1集,仿佛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解开后面每一集的锁。
第1集中,琴叶人格面具就碎了一地。
———

第1集第二场戏

场景:小爱的家中

...
第一个镜头,人物面部特写

第一个镜头,人物面部特写,交待情绪:一脸魂不守舍,既焦虑又矛盾的表情。完全是内心戏。

...

通过镜头前后景,我们看到另一个人放好靠背垫,走过来,然后前景凑近女主小爱,近到几乎快要脸贴脸,在问“在想事情吗?”

小爱这才从自己的内心世界醒过来。吓了一跳。

...
第二个镜头:全景镜头,交待环境和空间

全景镜头,交待环境,空间,色调。
画面整体是倾斜的,空间产生畸变,色调偏暗大面积阴影,衬托的是女主的心里非常慌张和害怕。

我们终于看清,原来小爱一直在慌张的叠衣服,却怎么也叠不好。小爱面对着阴影空间,自闭的不行。

...
小爱面对着倾斜、畸变、阴影的空间,表现某种压力与自闭。

或许,刚刚小爱在纠结为什么自己要把一个陌生人带回家?
或许,现在既不知道怎么和陌生人说话来打破僵局,也不知道要怎么告诉对方家里没有给客人备用的被褥,让对方不介意和自己挤一挤。

小爱花了35秒,似乎一直在做心理建设,在手足无措中,率先问起对方的名字。

...

此刻,我们不妨先反问一下自己,

1.对于素不相识,萍水相逢,仅仅出于好意帮助的陌生人,我们会在意对方叫什么名字吗?

2.什么时候,我们才会想问一个陌生人的名字?


只有在当我们对一个人感兴趣,想了解更多,想建立链接,建立稍微更深远的关系时,才会想问对方的名字吧?进而想了解对方吧?


反观第1集突然发现,小爱在问名字这一刻,冥冥之中在她的心中似乎已经有了对面这个陌生女孩,在自己未来生命中的位置。

名字,或许就是证据。

...

问完名字,回答的压力给到对方。
镜头再次越轴,前虚后实,小爱大面积虚化成为阴影,笼罩着后景,这句话似乎成了琴叶的阴影。

小爱赶紧找补一句,“我不能收留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人,住自己家。”

反观琴叶,进陌生人的家后态度倒是很坦然,一脸不在乎,不客气的洗澡、坐下、要吹风机,好像住在自己朋友家似的。
琴叶笑着回答,“正常人都不会让进家门吧。”

琴叶这句话,

一来,自嘲自己本就是不速之客,

二来,明贬暗褒。看似贬低小爱不是个正常人,实际上暗自褒奖小爱,她不是一个冷漠的人,是一个愿意收留和帮助别人的善良人。

(日本社会氛围似乎人与人之间边界非常清晰,约束自我尽量不去干扰别人,不给别人添麻烦,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就是人与人之间容易冷漠,莫不关己,绝不插手。)

这时,小爱松了口气。
或许觉得对方逻辑清晰,没那么焦虑了。


不速之客琴叶,不仅没有回答自己的名字,反倒是反客为主,问起小爱的名字。

...

这里一问一答,仿佛是老师在问学生,学生在一字一句的认真解答。谁是主动,谁是被动,谁的心里地位高,谁的心里地位低,此处一目了然。

在小爱说完且拼写完自己的名字,琴叶的对白“真是个好名字,被深深爱着的名字。”

...
...

小爱的名字,让琴叶若有所思,似乎唤起了很大的阴影。


接下来,是一个非常具有冲击力的镜头!
令我直到第一集结尾都还在困惑的镜头!

...
特写镜头,神情涣散,若有所思
...
整个人脸冲出了画框
...
特写镜头,人脸超过画面3/4

这个突如其来的大特写镜头,镜头运动伴随着人物运动,人脸首先冲出了画框,然后落幅固定在占据3/4面积的特大人脸。

在短短的几个中景镜头,前虚后实的越轴操作和对话中,这个镜头仿佛一记重拳,给我视觉上产生巨大的冲击感和恐惧感。

我久久不能忘怀这个镜头,从第一集开始到第五集,我记住到现在。

这个不明所以的镜头。

这个突如其来的镜头。

背后,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

一个名字让琴叶无地自容?

一个被爱的名字让琴叶倍感受伤?

一个被深爱着的名字让琴叶充满了羡慕与嫉妒?

产生如此大的冲击吗?
琴叶的真名,是多么不被人爱???
琴叶的家人,是多么的不爱她???
不爱到令人恐惧和发指???

我开始不敢想象。

...

小爱,并不清楚琴叶内心的触动。

而是投射出一个感觉:对方喜欢自己的名字,就好像喜欢了自己一样。带着几分暗自窃喜,但又不好意思,吐槽对方“爱亲”这个称呼的品味。

小爱的心里距离拉近了一些。

终于在小爱一再追问名字的情况下,两人进入双人对话的正常镜头:两人视线的轴线终于交汇一致了。

...

似乎在日本跪着与对方谈话,是表示尊重对方。

...
中特写镜头,若有所思的眼神。

琴叶自称:山鲁佐德。
同时,背景音乐淡入一曲略带悲伤的旋律。这个旋律将在后面几集反复出现。

———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人闲桂花落(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478339/

琴叶在小爱家第一晚,自称山鲁佐德,小爱不相信,琴叶也用了同样的方式反问,“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我的名字是假的?”

小爱,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但是这就是不需要证据去证明的。

琴叶这句话只是逃避告知真名的推脱,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暗自引领小爱想通,一年前自己怎么样也想不通的死胡同:

有些事情其实不需要刻意去证明。

———

...
人脸再次冲出画框

似乎是在逃避某种情绪,所以不在乎别人怎样看待。
而,小爱则是因为自己告知对方真实姓名,而对方却故意隐瞒,但又没办法证明对方说的假话,而略不爽。于是,小爱擅自给琴叶起了个称呼。

...
...
...

琴叶开始吐槽小爱起名的品味。
小爱反驳琴叶“啰嗦”。

哪怕被起了一个品味糟糕的名字,但也说明,琴叶在小爱心中是被重视的,被在意的,是可以被尊敬的、被称呼的人。自己不是毫无存在感,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人。

或许,琴叶和小爱就是这么拉近彼此的距离的吧。

相互吐槽,说明彼此内心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山鲁佐德的名字虽然是假的,但是表达和态度还是真实和直接的。

或许两人都觉得自己在这段关系中,是相对安全的,平等的,被尊重的,真实的。可以相互吐槽的。



似乎日本社会文化里人与人之间边界清晰到,都尽量保持客气与礼貌,在意对方的感受和看法。可能得是非常熟的朋友,才可能会相互吐槽吵嘴,当然也可能都不会。

—————
这一点,我们来看小爱和朋友的互动片段。

第1集 小爱和朋友一起上选修课

本来小爱是吐槽山鲁佐德,被朋友以为是吐槽请古典文学的选课,但小爱果断认怂认错。

...
...
...

小爱没有和朋友分享吐槽的原因,昨晚的事情。边界感似乎在这里,私人的事情,不需要别人知道。


第2集中,
小爱咨询朋友“正常交往是什么意思?”
朋友问,“你有恋人了啊?”

朋友不会过多询问,是谁,发生了什么,只是在小爱咨询的时候适时解答。分寸感和边界感极强。

在第4集中,小爱本来约好和朋友做报告,结果去查琴叶名字的线索。

小爱直接主动认错,朋友顿时接受,选择原谅。不会吐槽和吵嘴。
————
所以哪怕是相识几年的最好的两位朋友,也不如,可以相互吐槽留宿一晚的神秘陌生女子,的心里距离。



第1集第三场戏
场景:小爱的床上

琴叶人格面具碎落一地。

这里不讲镜头,通过对话和演员表演,直接进入主题。

半夜,琴叶习惯性的“报恩”(侵犯)小爱。

后来我突然想起来,日本有一种叫做援交(援助交际)的风气。就是经济条件不好的女生和有钱的男士吃饭约会,有的只是陪聊天约会,有的是肉体上的交易。

而这里,琴叶可能就是以一种援交的方式,来所谓“报答”那些曾经借她留宿的人。

...

但,吾辈道德楷模小爱是个君子,哈哈哈哈,借你留宿怎能收钱,自然身子也不能收!克制性欲,去玩儿只狼!玩笑话


后面我们发现,琴叶有着是成瘾性行为的。男女都陪睡过。

这里的对话“警方不受理”,应该隐含着曾经琴叶的经验之谈。

而小爱说到,“这是无关性别,只要有一方不同意,就是十足的犯罪。”

这一句,似乎当头一棒,震慑住了琴叶,心理防线瞬间崩塌。

这时,小爱反客为主,一把扑倒琴叶,“翻身农奴把歌唱”。

但是,瞬间,琴叶的表情就不对了。

演员把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绝望感,表演的淋漓尽致,扑面而来。

眼角开始有泪痕,手指不安的抓着被子,似乎是曾经被人这样侵犯过的心理创伤再现反应。

...

那么什么都不在乎,而且喜欢戏谑人的琴叶,表现出这样的绝望,看着还是挺可怜的。

每个人都有心理创伤,但是心理创伤的再现严重程度不同。这种就是所谓的“僵住型”。分为攻击型、逃跑型、僵住型。僵住型属于已经没有任何能量,无助绝望只能任人摆布。

似乎是曾经经历过对方生气,她会被赶去睡大街,无家可归。

但是小爱既没有赶走她,也没有接受她的肉偿报恩。

————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人闲桂花落(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478339/

“自己绝不是什么好人,只是肮脏狡猾的人。”
所有的救助帮助他人的行为,只是没有任何计较的想要去做,只是不会后悔,良心舒服一点。这跟对方是谁,没有关系,这跟件事大小,没有关系。

所以,即便是车祸现场救助他人,本质到底是自己救助了他人,还是他人满足了自己呢?

帮助方和被帮助方,双方本质是平等的。
拯救者与被拯救者,是一体两面。

如果帮助需要计算利益,需要衡量值不值得,需要对方的价值回报,那就不是帮助,而是一笔交易。

这或许就是外界看似是正人君子的小爱,但她觉得自己不是什么“好”人。就好像苏格拉底,说自己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对世界一无所知。

小爱对自己有极高甚至苛刻的道德要求,因为道德的存在只是用来约束自己。

————

小爱当然是喜欢琴叶才伸手相助,但她也确实是一个善良的温柔的好人。

如果说,琴叶这个表现真的是过去经验的习得性无助,和僵住型反应。

那么小爱这次重新给了她一次认识到自己心理创伤的机会,而且给小爱提供一次崭新的创伤应对和处理方式。

小爱,是包容的,是接纳的,是有原则的。

在小爱这里,

哪怕是深夜,

哪怕是人性最具幽暗面(同时最爱与温柔面)的性行为,

琴叶也是足够安全的。不必害怕的。


———-
第一集「恋人的证明」

恋人的前提是,

对方本质是一个品行端正的真诚的好人。

如果对方对你可以见色忘义,其就能在别人那里同样见色忘义品行不端。

在她的心中,你是被重视的,被在意的,是可以被尊敬的,你的存在便是意义和价值。

两人都可以在关系中,感到相对安全、平等、被尊重。

这样的恋人,在一起什么都不做。

但是在心里,就已经可以成为恋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