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了《破地狱》坦白说是有点失望的,当然不排除我与黄子华八字不合,因为《毒舌大状》我也并不觉得很优秀。
《破地狱》的核心线索是生死问题,这个题目对于文艺创作来说很容易也很难。说容易是因为生死是每个人必须经历和接受的人生终极命题,甚至是人类最根本的存在性问题,所以这个题很容易触动每一个人。但是难也就难在,因为太大太全面了,所以讲过的人很多,能讲的东西也很多,一旦可以述说的内容多了,电影本身就容易变得散乱。本片恰恰陷入了这样的困局。
它想要讲述的第一个点就是黄子华扮演的商人。此人从办红事到办白事。起初是个办丧事的小白,甚至被文哥骂不用心,到最后文哥认可他说丧事是为活人超度的理念。这条线可以说讲述得非常潦草,虽然有人物暗线和所谓人物弧光的设置,但是叙述得非常不动人。
他一开始对白事有虚假的用心,后来因为什么触动了他,让他开始真正对白事上心了?又或者他本来就是真诚的,只是因为笨拙所以搞砸了一切。如果是前者,那么缺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格转换事件,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个角色的重要性和立意就会大大下降。这点会关系到另一个议题,容后再表。
黄子华身上还有一条线,就是他说自己今年五十多了,不希望未出生的小孩将来在最好的年纪同父母告别。这条线在此前毫无铺垫,甚至他老婆的出现也非常突兀。最后又因为看了郭文玥为郭文破地狱,突然就决定接受这个小孩。为什么?从何而来的触动和转变?
电影想要讲述的第二个点,是文哥和他子女的父权线。文哥是一个老派的喃呒师傅,他儿子继承了衣钵内心却毫无尊重之意,他的女儿无法继承他的手艺却也是传统的维护者。儿子觉得女儿得到了偏爱,女儿也觉得儿子得到了更多。最后终于在文哥的葬礼上,文哥要求女儿为自己破地狱,这打破了传统的殡仪风俗,也是父亲对女儿爱意的述说,于是大家都得到了超度,得到了和解。
好,那么问题来了。突然而来的父亲的醒悟,在前面的影片中仍然没有任何铺垫。我们只能看到父亲在女儿维护自己时突然斥责,只能看到父女二人相顾无言,只能看到女儿在竭力照顾父亲时父亲的暴怒和女儿的委屈求全。而这一切突然就因为父亲让女儿在自己的葬礼上破地狱而和解了。女儿突然就会了父亲全套的把式?请问铺垫在哪里?台词嘛?现在连写小说就知道不能只靠叙述来表达观点而需要有情节,电影却还在搞这种浮于表面的埋线?
结合第一个点与第二个点,便能看到,如果踩在最后的题眼是生死,父子和父女传承,那么黄子华的这条从尊重到不尊重的线就显得可有可无。如果踩在最后的题眼是风俗因为人的转变,那么电影后半段的父女线又显得过于拖沓了。
导演想法很多,东西放得很满,但是因为太多太满没有主次,反而什么都没说透,什么都没说好,有点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