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澹台烬头七的日子,为依旧陷在般若浮生中难以自拔的神烬病们,送上吾的悼文。
在很多玄幻仙侠艺术作品中,救世的主题屡见不鲜,但真正深入到电车难题核心问题的,我只看到了《长月烬明》这一部。在《吾乃母亲》(Mother)中,女主角的伦理考试中有一道典型的电车难题:用一个危重病人的器官,能救活另外五个危重病人,牺牲这个本可以治愈的病人,救五个人,你是医生你会怎么做?女主角的回答引用了孔德(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的话:我应该愿意承担伤害,以做出有利他人的事。但是,女主接着提出了自己的附加前提:但我要了解这6个病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性格、品行、家庭等等,这些会影响到我的选择。这引出了人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的思考,是作为1<5的纯数字性存在,还是作为有血有肉的情感存在。如果是牺牲我最爱的人,拯救5个杀人犯,我想所有人都会没有一丝犹豫地拒绝,根本构不成难题。但是,如果是牺牲我最爱的人,拯救天下苍生呢?
亦或是:牺牲我自己一个人,拯救天下苍生呢?很多国产影视中,这是一个不用纠结的政治正确问题,是伟光正主角的升华点。无论是个人,还是苍生,都是面目模糊同时又毋庸置疑的符号。而在《长月烬明》中,从第一集开始,这个问题就横亘在观众心中,甚至更加极端:牺牲的这个人,是一个天生魔胎,是一个无情无爱的怪物、坏人。就像仙门审判中赤霄宗长老所说:杀一个魔头,拯救天下,这买卖不亏!
那么,为什么在大结局后,观众会伤感、难过、觉得“亏”了呢?太多人为澹台烬哭泣、心梗、意难平,走不出他为我们营造出来的般若浮生。我想,是因为我们把这个冰冷、计算的数字难题具化为了一个有情、有义、有爱的具体的人的故事。当我们代入角色,自己的情感与角色产生共鸣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给出自己最真实的反应,这就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愤懑不公,高举同悲道,创亖所有人,一起毁灭算了;有人愤愤不平,澹台烬和冥夜的牺牲有没有被天下人歌颂?所有人欢呼他们的消亡,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功勋;还有人悲伤哭泣,澹台烬始终是被不被选择、不被爱的,多么希望给优酷8块钱把他复活,陪在妻女身边,得到所有人的爱。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觉得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如果那么容易复活,牺牲就毫无意义。我也从来不觉得获得妻女和天下人的爱,就是HE,相对于《长月烬明》整个的世界观而言,这反而是一种降格,是BE。
《长月烬明》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世界观,关于死亡是这样设定的:凡人死亡即入轮回,生生世世无休无止;妖类死亡是褪去人形,化成无智灵的动物;魔的死亡只是暂时封印,只要世间有苦厄有贪欲,就会产生新的魔神;而神的死亡,是永远的陨落,是“身归天地,化作山巅冰雪、溪中卵石、岸边垂柳”。神魔大战中十二神的陨落,就是世间再无真神,只留战神冥夜的一缕神识,编织出一个般若浮生,点化后人然后随风消散。大结局中澹台烬残留在护心鳞中的一缕神识,我理解应该是留给妻子的纪念,没有复活的作用。
《长月烬明》中的人、仙、魔、神是一个不断升维的过程,如果结尾强行复活澹台烬,让他重新跌回到“人”的境界,就宛如让南柯一梦里的书生,继续做回蚁穴中的南柯郡守,守着槐树下小穴中的石头碑度过一生。而神的魂魄化作天地,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圆满。当你听月下松涛、流水击石,都是神性存在的痕迹。超脱人的轮回转世、超脱神的永生诅咒,这是澹台烬的最好结局。
可心疼澹台烬的神烬病们要说:我们小疯子就是想被爱啊。看到一位多愁善感的剧粉感慨:直到最后,他都没有被坚定地选择一次,没有真正被爱过一次。初代魔神为他拟定的话本句句都得到了扎心的验证:
他将弑母而生
长于朱甍碧瓦之中却备受冷落欺辱
吾要他走上云端尝到高高在上的滋味
一朝春风得意看尽繁花
再让他一朝跌落谷底遭遇背叛怨恨
即使膺期御宇,南面临下
仍难逃骨肉相残,夫妻反目
受尽人间苦楚
无论他做什么都只是徒劳
他的生命中美好皆是虚妄
他所爱所求终将消散
苦难才是真实
他会一无所有
还不够,吾要他进入仙门
以为自己走上了所谓的正道
得到了所谓的师友温情
却发现不过是一场虚妄
最终弑师成魔。
这是初代魔神为自己的魔胎拟定的人生,是澹台烬所有的悲苦命运。所谓的爱情、友情、恩情的给予,都是为了剥夺和失去,让他陷入更深的深渊。有剧粉说,澹台烬只是神魔博弈的一枚棋子,无论是魔神让他受尽苦难怨恨而死,还是神明引导他向善最终舍身殉道而死,他的宿命始终是死亡,始终是不被选择的一个。身为魔胎,他的对立面是苍生的平安。他自己的选择有什么意义呢,反正结局都是死。既然剧本已经写好,澹台烬的惨已经无可更改,那么他自己的成长和选择还有意义吗?有。惨剧不会吸引人,但悲剧会让人难忘和震撼。悲与惨的区别在于英雄在既定的宿命中有没有反抗,有没有自我的成长和蜕变。
在40集的故事中,澹台烬完成了无念——执念——断念的涅槃之路,最终成神。故事开端的质子澹台烬,没有羞耻心,没有情感,连报复别人都感觉不到痛快,他像一只小兽一样只求生存,靠模仿完美无缺的皇子萧凛来伪装成正常人,学他笑,学他为人处世,学他爱一个女人。皇储的荣耀、朋友的喜爱、臣民的敬重、妻子的爱慕不是澹台烬真正的欲求,而是他偶像的标配。为什么学萧凛,是因为疑似高功能自闭症的澹台烬,身为魔胎,有着胎儿的特质,他是一面镜子,而萧凛被投射入其中,他最大的特点——被别人喜欢,这一点被澹台烬无穷放大,最终成为他的执念。特别在大船逃亡途中,背叛他的忠仆兰安那句诛心之语:我想没有人会爱你,如果要选择的话,没有人会选择你。澹台烬什么都可以学,但是被爱他学不了。这时,数次挺身救他的叶夕雾成为了这种执念的载体。他无数次地观察、询问:你喜欢我吗?你是因为喜欢我,才救我吗?事实上,他分不清别人是否喜欢他,他也学不会去喜欢别人。他的本质是无心无爱的镜子,学其表,而参不透。澹台烬爱叶夕雾吗?似乎是确定的,他伪装自己变成叶夕雾喜欢的那个样子,做明君,获得臣民的爱戴,他卑微地乞求,不断地自我洗脑,就算大婚之夜被钉了6枚灭魂钉,痛苦中还在执着于“我还爱……”叶夕雾死去后,他陷入疯魔,弱水捞魂500年,对爱的执念达到了顶峰。但本质上,澹台烬依然是一面镜子,只是镜中的人从萧凛换成了叶夕雾。就像弱水中叶夕雾的幻象,水中捞月,尽是虚妄。
澹台烬的断念是从哪里开始的?也许是村口老妪的一枝梅花,告诉他什么是“爱他人”,也许是救下城门口小童的刹那间,懂得“生命”的意义,也许是在师父的教导下,体会“逍遥剑意”的自由之道。正如同他的第一张见生符,是宇宙星空,是无边浩渺,这才是澹台烬情丝的萌发之地,只有堪破自我,才能破碎心镜,学会真正的爱。因此,当澹台烬在仙门再次遇到爱人真身黎苏苏时,他终于知道如何去爱,并获得了圆满真挚的爱情。在面临必死的命运时,他也能放下执着,将小爱融入对苍生的大爱,欣然赴死。正如炼化护心麟时澹台烬所言:我躲避自己的本性,忌惮自己的力量,畏惧我的来处和去处,可这些都不是别的,都是我自己,都可为我心所使。今日拨开浮云,方知我就是我。我不再害怕了,善或恶,并不在乎是仙是魔,而在于心。
一念成魔,一念成神,这是澹台烬的选择和对宿命的抗争。无法改变的结局如何?必死的宿命又如何?初代的邪恶是否能想到剧本的最终结局——澹台烬经历了所有的苦难,但结局不是毁灭,而是新生。英雄无名,由魔成神,泽被苍生。
澹台烬的结局不是HE,也不是BE,而是NE——Never Ending。我跑步时看到乌鸦飞过,也许会打声招呼:嗨澹台烬的乌鸦啊,给他带个好!山巅冰雪、溪边垂柳,大自然是澹台烬的神庙,我们的见生符,心随意动,方寸海纳。
最后,夸一夸演员罗云熙,谢谢他为我带来初魔、二魔、澹台烬、冥夜、沧九旻这些骨肉丰满、迥然不同的角色。谢谢你赋予他们灵魂与心血,他们都活过来了,活在我的世界里。这一个月,罗云熙真是神仙历劫,何其有幸能遇到这样优秀的演员,带来如此神奇的视觉和心灵盛宴。另外夸一夸《长月烬明》的美术特效和服装,创新的勇气可嘉,制作良心、感觉到人民币在燃烧了。当然遗憾有,缺点有,希望国产剧越来越好,拉回我们这些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