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部电影早有耳闻,在看之前,我听到很多人分析他们分手的原因是“只是通过文艺作品链接起来的人是不会长久的”,“他们只看到了双方共同的点,造成了停表错觉,却忽略了其他更多不同的东西”等等。
我不太同意这样的观点,因为对我来说,文艺作品上的合拍与同频,代表着精神世界的共鸣,是谈恋爱的必要条件。
于是,我怀着这样的“不太同意”去看了这部电影。

我和绢真的太像了。毫不夸张地说,我几乎可以共情电影里绢95%的情绪。那些绢会心动的瞬间,例如“都认出了小众的电影导演”“在看同一本书”等等,也几乎可以是我爱上一个人的全部理由。
而那些绢和麦的争吵,如果换我在那个场景,我会说出和绢一模一样的话,那些语言背后暗流涌动的情绪也几乎完全一样。

1. 他们为什么会分开呢?

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我依旧相信被文艺作品链接起来的人是长久的,但他们分开的原因是他们不再能被同一本书,同一场音乐剧链接了。
是的,我和绢一样,所谓“我爱一个人”,只是因为这个人恰好具备了我爱的某些特征。一旦有一天,我发现他不再具备这些特征,我就会不再爱他。
所以,当麦提到“我读到今村夏子的书再也没有感觉”时,在我看来这段感情就注定走向了结束。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重要吗?生活不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两个人的消费观/价值观/处理事情的态度/未来规划等等,才是更重要的东西,至于那些书啊电影啊,不过就是点调味剂罢了。

可是,我们不要忘了一个前提:人活着,不是非要找一个伴侣。

两个人的生活习惯或者三观是否契合,只是两个人在一起最最基础的条件,它永远不可能成为加分项,不能成为非要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的理由。
因为一个人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呀。你为生活加入了变量,尽管这个变量恰好没有带来新的问题,但是这个变量本质上是可有可无的。

那什么才是这个变量真正能给生活带来提升的点?
对我而言,就是那些精神上同频的瞬间。

我没有办法和一个只听抖音神曲,看老登电影,看书只看成功学,开口就是区块链web3,满口抓手赋能对齐颗粒度的人做很亲密的朋友,更别提长期生活在一起。

2.麦的一叶障目

电影里另一个值得讨论的点是:当两人同时面临着生活的挑战时,为什么绢没变,而麦变了?

东亚社会的价值观似乎都是相似的。
当两个人走向社会,面临着生存花钱的现实问题时,男性总是觉得:我需要承担起责任,我需要为我们俩的未来而努力。
因此,麦才会拼命加班,他明知道自己加班太多,会没有时间和绢相处,也明知道自己的失约会让绢失落,但是他会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都是“我在为了未来而努力”。

这种观点背后隐藏着对女性的矮化。

东亚社会的小男孩从小就被教育,需要顶天立地,需要承担家庭的责任,这种价值观不仅让男性陷入了承担责任的工作困境,也默认女性是受到保护的一方——这并不是对于女性的优待或者保护,而是对女性的隐性歧视。
当麦从做漫画家的梦想当中醒来的时候,没有人教会他如何在现实和梦想中去寻找平衡,麦只能随着社会期待在工作里挣扎,慢慢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实际上,不管是剧中的绢,还是现实社会里的大多数女孩,女性并不是拒绝工作,并不是完全无法为共同生活提供收入来源。
麦从来都没有好好和绢讨论过:我们俩的生活,到底需要背负多少重量才可以承担?

父权制不止是女性的困境,也是男性的。

3.成长一定意味着“变化”吗?

文艺青年这个词汇放到现在,是一个略微带有贬义的职称。它似乎和“不谙世事”“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样的评价绑定在一起。

它和现实一定冲突吗?
我觉得不是。

读书或者毕业是生活环境,工作的选择是生活的手段,而我们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才是生活的目标。
我们人生面对的课题一直都是是“如何在变化的环境里使用合适的手段达成目标”。
目标才是根源,环境和手段只是变量,不要本末倒置了。

我今年已经快30岁了,可是还是保留着很多高中时的习惯。

我还是喜欢看书,写字,听粤语歌,抄喜欢的诗和歌词。
我还是喜欢用钢笔,买好看的本子和各种各样的文具。
我还是喜欢画画,喜欢会画画的人,以前我没机会学素描,现在我找到了很好的老师在学习中国画。
我还是喜欢摄影,喜欢拍路灯下植物的阴影,天上的云,穿过枝桠的光。
我还是喜欢骑自行车吹风,喜欢去不同的地方旅行,尝试当地的食物,看不同的风景。

我工作的意义,就是为了能够继续体验我喜欢的一切。
——————————————————

最后回到电影上,当麦和绢再也无法因为共同喜欢的东西连接时,也意味着这花束般的恋爱终于走到了枯萎的时刻。

与其强行用婚姻挽留,倒不如让它就此结束,就像黄伟文写给陈奕迅的《落花流水》一样,流水和落花只有短暂的交汇,随后“水点蒸发变作白云,花瓣漂流下游生根”,“但是经历过最温柔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