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娜是现在长剧圈里最受关注的编剧之一,作为网文写手出身转行编剧,她的风格在每一部作品中体现的越来越明显。
《念无双》就是一个有强烈编剧风格的剧。
最近出圈的几个段落,都是有长篇大段的台词,包括源仲的经典名著“那面怎么办”,莎士比亚·魔一长段舞台风格强烈的排比台词,姬谭音为了唤醒源仲十几分钟的独白场面……
在其他剧中一般不会出现这种大段台词。大段的台词不让观众觉得观看劳累,首先必须服务于剧情,不是为了水时长而水字数;其次,这大段台词的文字质量必须非常好,不能是口水话,逻辑必须清晰,叙事必须有节奏,同时用词精准,才能让长段台词经得住观众注意力的检验。
而能够达到这种水写作水平的作者非常少见,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肥皂剧中很少出现大段台词的原因。
《念无双》里面大段的台词,应该感谢演员的台词把握能力,尤其是男主源仲,那一段莎士比亚·魔的台词,如果遇到台词功力不好的演员,演出来估计能让观众们集体抠出来霍格沃茨堡。
回到剧上来说,能写出这种大段台词,一定是因为编剧本身的叙述欲望非常强烈。叙述、描写本身是偏于文字化、文学化的手段,与影视剧这种通过展示、演绎的表现手段有一定差异。但有些内容只能通过叙述来表现出来,尤其是关于道理、哲学的探讨。
其实作为影视剧是天然排斥叙述这种手段的。为什么之前有内部看片会的说法流出说《念无双》“剧情平淡,很无聊”,内部对其评价、期待不高,我猜想有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剧中有太强烈的哲学叙述,这种叙述的吸睛程度甚至超过了剧情和人物。
但是好的作品它不只有一个评价维度,为什么《念无双》播出之后,口碑反而一天比一天好,其实也是因为观众对它的立意、内核的认可,已经胜过了对剧情的要求。
《念无双》的立意在近十几年的仙侠剧中可以说是少有。《仙剑》开启了仙侠剧的先河,它所创立的少年成长、救世灭世、情爱纠缠的主题,基本上被后来的仙侠剧所继承,没有出现太多的拓展、拔升。
《念无双》的立意别说是在仙侠剧中少有,甚至连所有的古装剧中都少有,无双神女已匠术成神,人族靠匠术开辟生存空间,很难想象这种以“科技改变命运”的主题会出现在一部古装剧中。而且穿插在其中的还有编剧对于生死、价值、神灵、族群的很多思考。
这种思考是会打动人的。作为观众,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剧情的跌宕起伏带来的情绪上的刺激,如果我们遇到了关于哲学探讨的好作品,关注同样可以欣赏。作为创作者,不要小瞧观众的欣赏能力。
通过这部剧,我成了编剧赵娜的铁杆粉丝。如果你曾经尝试写作,会明白一个人能写出来的只是他能想到的十之一二,人能想到的可能只是他所读过的百之一二,可以说写作是一个读百出一的活动。赵娜在《念无双》中所展现出来的哲学思考,已经超过了一个肥皂剧编剧的高度,只是希望她后续在剧情上更加精巧、跌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