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电影时遇到了一些片段,里头的内容和目前研究的课题很相关,看的时候直接给整PTSD了,但后来想想又觉得很有趣。
我的研究课题主要是跳频信号的分选。具体的说,就是对多跳频信号进行STFT变换,然后进行信号检测,根据估计出的跳频参数来聚类,最后完成对不同的跳频信号的分选。简单的说,就是从图片里“抠方块”。
STFT变换后的时频图
上面给了个时频图的例子。横轴是时间,纵轴是频率,颜色深浅代表幅度的不同大小。图中黄色的方块就是跳频信号,其长和宽表示跳频周期和跳频带宽,横纵坐标表示起跳时间和跳频频点;绿色的背景是噪声。跳频信号的分选就是把图里的方块找出来并且分好类。
下面就是电影撞上课题的具体镜头。

这个是在宿舍看的,当时也没绷住。因为时频图里颜色可以代表幅度,绘图时对幅度取了分贝值,就是想让信号和噪声的对比更突出一点,这里的colorbar刚好给映射成了黄和绿。

在上面这张图里,完美体现了三个电影镜头里提到的知识。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电影和科研都源于生活,真的是处处留心皆学问。
喜欢多元的东西混合后所产生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