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影院成为新学校
写在前面
终于解封,我撒丫子就往电影院跑。可悲的是,唯一想看的纪录片排片少得可怜,为了度过漫长的下午茶时光,我万般无奈,权衡了一下爱情片还是主旋律。好吧,还是来扫黑吧。
买票之前,妈妈转发了这部电影的海报给我。说让我去试试毒,先看这个。我查了查,是香港导演林德禄的片子。我没记错的话,他是反贪专业户。让他拍大陆扫黑除恶行动,语言是一个问题,情节本土化是另一个问题。
果不其然,硬伤问题很大,而小问题不断。
首先是剧情,虽然说一锅冷饭能炒出什么花头呢。但是也许我们能不能换个切入点,换个人物形象呢。脸谱化的人物,坏人写在脸上。司空见惯的剧情,莫名其妙的感情。而真正奇怪的是,这部板正的电影放映过程中,不时传来观众的爆笑、憨笑和嘲笑。也许让他们再选一次,绝大多数情侣会去看爱情片,绝大多数老年人会去刷抖音短剧。先抛开视听语言,这也许对这部影片来说太苛刻了。那换个角度来说,电影首先不是让观众理解吗。支离破碎的剧情,拼拼凑凑一个质感不及网剧的电影。99分钟给观众上了一课,但也许有人觉得划算,因为这看起来像五十六集连续剧的合集。
同样的,全片质感粗糙。没有一个人的话对的上嘴型,有一刹那我感觉自己在看译制片,可台词铮铮铁骨地诉说着中国力量。技术层面,也夸张地出现了跳帧和卡顿的情况。我感到触目惊心和心惊肉跳,这感觉好像回到了校园,在导师的责骂下观看师哥师姐失败的毕设短片。
我总感觉,大众审美在提升,而中国电影在倒退。也许是大环境导致的,电影院已经成为了新学校。主旋律成为了我们的类型片和特色片。电影工业也衍生出新的公式:一流的演员+二流的制作+三流的剧本。看电影成为了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我们要传递正常的价值观,但我们一定要舍弃视听艺术吗。相比同类题材,扫黑有很不错的电视剧《扫黑风暴》,有还可以的电影《扫黑·决战》。我想,艺术作品可以成为载体,也可以成为内容。如果只是片面地输出,我们完全没必要去电影院。这样的短片,大学思政老师和军事理论老师硬盘里满满当当。
看电影前,我瞄了眼我相册存的电影票根。在杭州,我可以狂妄地看一天电影。而从前的我们,会纠结好片子看不过来。现在的我们,只会纠结哪一部不那么烂一点。票价高了,技术发达了。可是那份被艺术震慑,被声画洗礼的感受再也无处可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