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我耀眼》及其同类剧集最致命的毒素,在于它们炮制了一种 “表演性独立”。它们让女主角穿上职业装,赋予她一些无关痛痒的心机和手段,但所有这些设计的终极目的,并非为了构建一个自足的女性主体,而是为了让她能拿出一份更漂亮的简历,去应聘一个历史悠久的职位:豪门媳妇。
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叙事陷阱。
1. “野心”的祛魅与再奴役
它们看似大胆地展示了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却迫不及待地为她的野心贴上“创伤后遗症”的标签。这背后的潜台词是:一个女性若没有遭受足够的苦难,她的欲望就是不正当的,她的进取心就是需要被审问的。这根本不是对野心的正名,而是对野心的一场病理化审判。真正的女性主义叙事应当敢于宣称:女性可以像任何男性一样,天生就对权力、成功和巅峰抱有纯粹的渴望,无需哭诉“我为何变成这样”的前史。
2. 价值体系的彻底寄生
许妍式角色的所有挣扎,无论看起来多么主动,都是在男性制定的规则和棋盘上进行的。她的“成功”标准——嫁入豪门、获得“真爱”认证——完全由她意图依附的那个阶级所定义。她以为自己在下棋,实则她自己就是那颗被精心装饰的棋子。这种叙事在告诉女性:你的战场、你的武器、你的胜利桂冠,都由父权体系提供,你无处可逃,也无需想逃。
3. “独立女性”人设的消费与背叛
这才是最阴险的部分。资本和创作端敏锐地嗅到了“独立女性”的流量香味,于是批量生产这些披着独立外衣的娇妻故事。它们把“独立”降格为一种人格装饰、一种择偶策略,从而在根本上掏空了女性主义的革命性内核。它让“独立”变得安全,变得可以被消费,甚至成为巩固旧有结构的糖衣炮弹。这不再是进步,而是最高级别的背叛。
真正的光芒:构建不假外物的主体性
那么,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新闻女王》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完美,而在于它指出了一个根本方向:
价值的自源性:一个女性的权力与尊严,必须根植于她自身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与核心价值。她的存在本身,就是权力的来源。
规则的自我定义:她不再仅仅是在别人设定的游戏里争取高分,而是有能力参与制定规则,甚至开创自己的游戏。她的战场由自己划定,胜利由自己定义。欲望的纯粹性:她的野心是对专业巅峰的渴望,是对自我实现的追求,纯粹、直接、理直气壮,无需向任何外部系统(尤其是男权价值体系)乞求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