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鳄鱼波鞋走天涯》通过孩童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感人至深,这部电影的剧作极为精良,恰到好处的讲述这友情,亲情的普世的价值观,让全世界的影迷都为之落泪,更是被改编为《生命的药方》一文,选入我国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当丁达尔效应出现,光就有了形状,影片中的艾瑞克就像是那束光,而德斯特就是让他呈现出美好光芒的胶体,直到二人相遇,才寻到了彼此生命的意义。
《鳄鱼波鞋走天涯》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高达9.1,仅有不到五万人次看过,属于冷门佳作。通过孩童的视角,以艾滋病为切入点,讲述孩子们眼里的绝症,其前期叙事最核心的主题就是对于生的渴望,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要锲而不舍的寻找,然而到了影片的后期,主题则转变为对于死亡的释然,当然,这种转变之所以顺畅可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主视角在两个孩子的眼睛里,他们对于死亡没有很清晰的认知,能够轻描淡写的去玩死亡的恶作剧,这种澄澈透明的世界,给导演的创作增添了很多可能性。得艾滋的小男孩德斯特在旅途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什么也没有看到,因为来自宇宙的光,比最黯淡的恒星还要微弱。无限寒冷,无限黑暗。有时候,要是我醒来,一片漆黑,我就会非常害怕,就像我已经在天上一样,我再也回不来了。”这就是孩子的生死观,他恐惧的不是死亡,甚至不是未知,而是别人口中的死亡,天上是一个星光黯淡,孤苦伶仃的世界,他将再也无法见到自己的亲人。而这时候,艾瑞克的一番话带给了他安全感,让他不再这么畏惧死亡,同时坦然的接受了自己有一天将会离开这个世界。这其实就是这部电影剧作的精髓之处,把孩子眼里的世界描绘的清晰动人,让整部电影都活了起来。接下来我将通过三个关键的情节点来分析这部电影。
关于两个主角:
这个板块我想要分析的两个主要情节点,是德斯特的出场方式,以及艾瑞克的人物形象是怎么立住的。
关于德斯特的出场方式,很是独特,首先是艾瑞克被同学嘲笑为同性恋,这时候引出了他有一个新邻居,是和他们年纪相仿的一个男生,而艾瑞克则是回避这个问题,表示自己并未和那个男生有过交流。短短几个镜头,两句对话,就把艾瑞克的处境很清晰的告知给了观众,他被同学孤立,身边没有朋友,甚至被嘲笑是“基佬”,这也就促进了后面二人的相遇,两个孤独的灵魂在最需要陪伴的年纪相遇。
而德斯特这个角色的正式出场,在一个很值得说到的画面里,艾瑞克正在焚烧他的玩具,隔壁的德斯特传来咳嗽声,艾瑞克则是在怀疑德斯特在偷看他的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艾瑞克的自我保护意识极强,自尊心也很强,他畏惧别人看到他焚烧玩具的行为,觉得这件事在别人眼中很可笑。德斯特的回答确实他在做泥巴堡垒,艾瑞克这时说自己在种菜,随后他与德斯特展开交流。不过在这场交流中,德斯特从头到尾没有露面,艾瑞克也恰巧提到德斯特是艾滋病的患者。德斯特的神秘感瞬间强了起来,大家对于这个角色的好奇心也愈发强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艾滋病小男孩,能够若无其事的在院子里玩泥巴,他为什么回得这个病,他的家人又会是怎么样的?一墙篱笆,将悬念完美设置出来,这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小男孩完全吸引了观众的想象力。而这里给了艾瑞克几个主观视角,通过篱笆的缝隙,展示出德斯特的身体,唯独没有把他的脸露出来,这段的镜头语言非常犀利,看似把这个角色交代出来,让大家看到,但是这种不露脸的处理,反而使的这个角色更加神秘。所以在揭晓角色的那一刻,应该可爱的小男孩,灰头土脸的走出画面,这个小男孩患有艾滋病,观众会很仔细的去打量他,并与之共情,为他的不幸遭遇感到难过。也使的整部电影的哀郁氛围初现。
对于另一个主角,艾瑞克,他的人物形象导演算是大费周章的描绘,使的这个角色站得住脚。布莱克施耐德曾在《救猫咪》一书中写到:“在主角出场的时候,他必须做些什么事—比如救一只猫咪,同时让我们,也就是观众,喜欢上了这个人。”
在这部片里,艾瑞克最明显的一个救猫咪行为,就是在他和德斯特在超市买完东西,他推着德斯特被一群混混围追堵截,他应该面对这件事临危不惧,有理有据的表述德斯特的困境,几个混混被他的语言打动,决定不再欺负二人,但是此时的艾瑞克,并没有因为别人放过了他而感激那帮混混,而是趁混混走了,拿手上的石头砸那个混混,随后抓紧带着德斯特逃跑。这个情节点其实有些跳脱,很多人不能理解男主的行为,明明已经逃过一劫,却还要去惹事生非,让人捉摸不透。可是大家没有想过,就是因为艾瑞克这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性格,才让故事的发展有了无限的可能性,首先从这个小细节可以看出,艾瑞克绝不会让朋友吃亏,面对欺负他们的人,他一定要想办法报复和反击,在后面两个人被游艇上的人抛弃,艾瑞克上游艇偷钱这个桥段展现的尤为生动。同时,这里艾瑞克的随机应变能力,不卑不亢的精神属性都很明确的展现了出来,在后面他做的一切也都完全是这种处理方式,生病的德斯特能够从中获得极大的安全感,这样才可以促成二人给德斯特寻找生的机会的那场旅途。艾瑞克能够拿的出带朋友寻找那一线生机,找到微乎其微的可能性,带着他向死而生的魄力的人,这种人物性格,也就让接下的故事发展充满可能性,奠定了二人相互救赎的基调。
关于德斯特的死:
整部电影最值得说到的一个情节设定,就是德斯特的死,在他俩之前的一次聊天中,艾瑞克把自己的鞋子交给了德斯特,照应电影名,《鳄鱼波鞋走天涯》,我想那只玩偶鳄鱼就象征着德斯特,而波鞋则是象征艾瑞克,鳄鱼在这场旅程中,随时可能消失不见,对应电影里两个人的归途时,鳄鱼就已经不见了。但是这只鞋子,德斯特直到死都一直留在身边,意味着艾瑞克对于德斯特是一种不离不弃的态度。艾瑞克是一束光,平时肉眼不能见到,而当他遇到了德斯特,才变得有了形状,那种炙热的温柔,是送给德斯忒生命终章最好的礼物。
在医院都那场戏里,导演用了一个很纯真的戏码来诠释德斯特的离去,如同狼来了这个故事的恶作剧,在艾瑞克和德斯特玩了三次之后,终于,德斯特真的死了。不过在这段戏里,导演通过一个细节,来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在德斯特第一次假死的时候,护士说了一句:“我们都知道会是这种结果”,似乎德斯特的去世成了大家眼中的必然,这于两个对死亡懵懵懂懂的小孩子来说,无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尤其是艾瑞克,这句话让他回到现实里,自己的朋友将会离开自己。此时,医生的角色出场了,他狠狠的批驳了护士这句话,说自己不希望患者被判死刑,同时告诉德斯特奇迹会在他的身上发生。这让最后时刻的德斯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哪怕最后死去,也是在一次玩乐中,他走的很安详。越是这种猝不及防的离去,越能带动观众的情绪,让积攒一整部电影的情绪在这一瞬间爆发出来,周围的世界都失去了原有的运转模式。母亲为了照顾孩子所牺牲的一切霎时间清空,艾瑞克给德斯特想的游戏完全失效,这就是死亡,告诉身边的人,一切为了逝者准备的惊喜,都将成为遗憾。就是这样一瞬间,导演用自己的生死观为电影注入了灵魂。
《鳄鱼波鞋走天涯》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儿童电影,它探讨的东西远不止两个孩子的纯真友情这么简单,更是上升到导演对于生死的哲思,人与人的情感桎梏的解构,同时导演通过这个视角,来还原了人最初对于情感和死亡的认知,一种新奇的观感,会使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产生别样的体验。通过对于剧作结构和人物这几个小点的分析,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这部电影,感受到创作者的用心,希望有更多人能够欣赏到这部电影,并且用心体会这部电影。
参考文献:
(1)彼得·霍顿,电影《鳄鱼波鞋走天涯》剧本
(2)布莱克·施耐德《救猫咪》
从剧作的角度浅析《鳄鱼波鞋走天涯》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不是,尚雯婕以前这么甜妹的吗?
没想到有一天,我竟然会被尚雯婕甜到!《时光音乐会》最新一期,邀请的是“超级星光大道”代表,节目组特意复刻了星光颁奖的环节,首先播放了在座的几个“幸运嘉宾”跳舞的历史舞台。在胡夏、陈昊宇、李佳薇、张含韵、李霄云一众热辣酷飒舞台中,尚雯 ...
《海底》舞台,凭什么拿第一?
李克勤和黄潇的《海底》,凭什么拿五公上半场的第一?按理说已经到五公了,打响决赛的最后一枪,所谓至关重要,李克勤一句:他的舞台打谁都不怕。还真就拿了第一,他们哪来的底气?首先,肯定不用讲的是李克勤本身的能力,两个人合作的舞台,默契是必 ...
爱情短片
打开天文望远镜对面窗帘从不拉上五点钟就出门,应聘牛奶工给我喜欢的少妇送牛奶我特意整理衣冠她衣衫不整我会偷偷带走她昨天喝奶的瓶子随后继续监视,窗外蓝蓝的月色刹车声,她在愤怒,我却狂喜牛奶洒落一桌,她不知道我在看她遥远的与之共情,想要轻 ...
岩井俊二:不要留白 击破美好幻想
今天在成都看了观影团组织观看的岩井俊二新作《kyrie之歌》,看完之后,影厅一片吐槽声,确实岩井俊二这部拍的有些放飞自我了,大家不是很能接受这个从头到尾各种撕碎留白和悬念的电影。大家都知道一件事,留白的作用,让大家对留白部分产生或美 ...
密谭的主观镜头试验片
密谭的第二部长片,明显的主观镜头试验片,同时穿插很多梦境和潜意识的叙事,奠定了密谭的整体风格,可以看出他在慢慢摸索自己的风格,钟爱一些意识流叙事。这部片中大量使用主观镜头,导演是一个非常擅长用镜头,声音元素讲故事的人,从开头的镜头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