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全部给演员,编剧可以打负分吗?第一次写长评,看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吧。
第一集:一个150万一年的常法合同居然不是高伙带队去的,仅让一个高年资的授薪律师负责。这个授薪律师居然自己也没去,让一个初级律师去了,事先也不跟客户打招呼,现场放段哭丧的视频。喜剧效果是有了,如果真在工作中,甲方爸爸肯定觉得晦气又没有礼貌,鬼才跟你续约呢。事先打个电话很难吗?这原本就是做事基本的礼貌吧。一个常法合同150万是什么概念?YQ前,一般的常法合同一年10-30万,派驻公司的更贵一些。据说现在已经出现免费常法了,为了抢后面可能会有的诉讼和项目。所以150万的常法不论在什么规模的律所都值得高伙亲自带队去谈,这也是起码的尊重和态度。当然,一般这种大标的的,正规企业都要竞标,续签也要。
第二集:甲方代表不知道为什么从上海变成常驻北京了。王律请她在家里吃饭,两人各种装,还是针锋相对的装。我算知道王律为啥升不到合伙人了。她情商是真没有啊!现实中,一般不会设家宴。就算后来看到她热爱料理,理解她把人请家里。但一般也顺着客人说。这剧里看着不像甲方和乙方,倒像是较劲多年的老同学又久别重逢继续掐。
第三集\第四集:终于有个新案子叫海象了。但在这部剧里:海象、律所、投行、万国的关系是非常混乱的,一直到这个项目失败我都没有厘清。先说律所,看郑律师的意思,委托做尽调的是海象公司。但这家公司这次并不是要上市辅导,是寻求风投,它自己找什么尽调律所呀,那是意向收购方要做的事情,或者意向收购方委托投顾去找。再说投行,顾名思义,投行就是做投资的,看剧里的样子,他们应该做的多为B轮、C轮等比较后面的,但后来,rechard让男主去把投顾合同和万国签了。风投和投顾虽然都是两个字,但意思可就差太多了啊!男主在的到底是投顾还是投行啊!而且女主好像这笔是按并购做的,万国不是做风投的,是做并购的。并购和风投虽然都是拿钱买股份,但内在逻辑和关注的点完全不同好吗?剧中法律尽调居然还包括盈利测算,你咋不上天呢?
另外,律所一般是签了合同再干活最后出报告的。现在竞争激烈有先介入的,但不签合同前不会出报告。随便说一下投顾行业也是。这个剧里居然签协议是最后一步。你前面啥都没有,保密函也没有,被投的企业凭啥给你资料,还天天开会陪你玩呢?
这个案子拍得糟点太多,完全没有商业逻辑。编剧不懂这个行业可以不拍,拍拍男女主拉扯就挺好看的。
第四集还有个修电脑的桥段把我给弄懵了。就是电池坏了,换个电池要两天?这不是讹人吗?我家那个游戏本,我自己找朋友换的都立等可取呢。
最后,我看到第五集也没有搞明白这家律所是公司制还是合伙制。签个合同要所有合伙人签字。上海的公司常法找了在上海连分所都没有的北京所。这些都超出了我的认知。后面的剧看不看随缘吧。男女主还挺和眼缘的,尤其女主。但真不能带脑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