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旋律的婉转抑或歌词的雅致,更在于氛围的贴合。电影在开头和结尾渐渐响起又渐渐消隐的乐音,暗示着童年的开始与童年的结束。当英子在风筝、歌声、驴打滚中见证着一件件事的发生,一个个人的离去,她的童年也就过去了。长大后的她真的成为了幼时自己梦想成为的人——一位作家。大人们告诉她过去的事总会忘记,但长大后的她却没忘,她用笔让它们成为了岁月中的永恒。
影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故事叙述的手法,借鉴中国古典的修辞艺术,以情感和心理线索整合情节结构,通过孩子的视角,以时间为序,记录下了英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件件大事。
映入脑海的便是留白的运用。电影中,宋妈失去两个孩子后,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厨房里,面对着火炉,整场戏没有一句台词。导演用无声的镜头,表现着宋妈内心无尽的悲痛。结尾处宋妈的离去也是如此,五分钟的戏,没有大动作,没有语言,有的只是蕴藏在表面之下无限的深情。人生难得是聚欢,英子不那么懂却又隐隐懂了。
重复的叙述艺术也是本部影片的一大亮点。影片中清晨井台打水的场景出现了四次,操场放学也是如此,导演通过场景的重复来显示时间的流逝。影片中“骊歌”的旋律也屡次出现,每当音乐响起,英子的身边就有一位她喜爱的人离开。英子的无奈与不舍通过重复的曲词一层层渲染,让观众为之心伤,也为之无奈而惆怅。
情景交融是电影中常见的表现人物情感的方式,在影片结尾处,英子一家埋葬着父亲,画面中是满山的红叶,红叶纷飞,又落下,英子送别了自己挚爱的父亲。“日暮酒醒人已远,漫天风雨下西楼”,说的无外就是这种伤感吧。
影片中的时代背景也不容忽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好人坏人,天与海,在孩子眼中都无须分清。穷人富人之间没有严重的对立,人们之间也没有尔虞我诈,更谈不上心机与阴谋。社会对孩子的耳濡目染,让我们看见了那个时代的天真和烂漫。
“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林海音却未把回忆聚焦在成长的苦痛中,相反,她看到的更多是童年的纯真与美好,英子经历的更多是童年的美好,而非丑恶。在英子眼中,小偷并不是坏人,只是一个被逼无奈的可怜人;疯女人秀珍也并非是个精神病患者,而是一位怀揣着对失踪女儿无限深情的母亲;妞儿更不是低人一等的仆人,而是英子的伙伴。在孩子看来,童年的一切都仿佛是那么纯真美好,童年是金色的,暗暗的。
随着骊歌的再一次响起,童年骤然结束。这是人生的无奈也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我们大可不必把这当做一件坏事,就像影片中爸爸对英子说的,“英子,什么事只要硬着头皮去闯,就闯过去了”只要我们硬着头皮去闯,成长也就不过是那么回事。
童年里骆驼的铃声泠泠作响,它们走远了,却在我们心中依旧存留,永不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