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图》太精彩了,刚看完电影,不愿意看任何相关的内容,只任由我把脑海里对这部电影的印象越多越好的映射在文本里。

最早的时间线是奴隶作为商品进行海上贸易,有一些惊心动魄的情节,但在我看来这篇是最温情的休止符之一,或许人类文明开始于群星闪耀时,大海始于水滴。

到一战后,日后谱出《云图六部曲》的作曲家,在音乐里与第五个故事呼应,而作曲家所爱之人又开启了最接近我们这个时代发生的故事的序幕。

一通电话,一场暗杀,导火索一旦点燃只能燃烧到底,除非割断绳子。人类的贪欲是“永远不够”已初见端倪,hungry stronger than smart.

在这两个因有同一人见证的纽扣下,我推测插入了一段最容易被我遗忘的故事。出版人上演现实版越狱,逃离疯狂老人院,将自己的经历拍成了电影。后话证明,台词放在不同情景下,差异甚大。

接下来满眼的未来科技,赛博朋克,地上地下,黑客帝国里的枪战,底特律变人里的人造人等等元素一应俱全。也是我前面说与作曲家的音乐相呼应的故事。这里人类的贪欲展露无余,膨胀到想要吞噬一切。

最后是我临场判断这部电影是悲剧内核的原因,但结局并不是我想象那般。它跳过了对毁灭的描述,在一切归零后有一种向上支撑的力量,像以为头会砰的一声磕到床板上,但它却是扶着我的后脑勺缓缓落下来的感觉。人总是是会犯同样的错误,可总有明知结果仍然为些什么行动的人。

一开始彗星胎记是在提醒我思考,连续播放的片段到底有什么关联。渐入佳境后我喜欢并且惊叹它能如此顺畅的从完全不同时代不同故事片段之间无缝滑过的体验。它不是讲完一个故事再讲另一个,它是这个没讲完,你等等,我要先说另一个,你听好。神奇之处就在于,它都讲清楚了,讲明了了,紧凑在每个片段之中,宽松在六则故事之间。其中的不可逾越之空白,也就是时间长河里的大段大段,由你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