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片月,会穿越时空长卷,落在每个常将大唐灯火掌在心上的人。
沉浸在《长安三万里》的电影画面里,感受那刻在DNA里倒背如流和偶尔想不起上半句的诗歌碎片,花瓣般簌簌而下。随心拾起哪一片,都是大唐拼图里繁华的一角,让人好不珍惜。
长安,三万里。
如果时空是有限的,能够读懂历史长河里任意一点大唐心事都足够幸福;如果时空是无限的,能吟诵诗歌画卷里的任何一篇都将触发想象的无边。
打通时光隧道,古典穿梭古今,凝聚文化共情,联通不受距离所限的空间感知和地理想象。
上学时有幸遇到一位讲诗词很有画面感的语文老师,《燕歌行》这一首里的旌旗鼓声也被声画同步地印在心中。
很喜欢电影里这首诗的出场方式——在驿壁上。
“那是这驿站的诗板亭,南来北往,爱写诗的,都要在那里留点东西。”
一笔一划,写下了诗的第一句:汉家烟尘在东北。
这一幕他抬眼凝眉的样子,与我想象中他创作此诗时的神情生动吻合。
在2024春节前的“新传小春晚”系列直播中,第一场陈力丹老师主讲的“202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十个新鲜话题”里,“驿壁”作为第十个话题被提到。
论文截图附在这里。
虽然离电影上映已过去数月,但偶尔再提起这个片名,大家依然有话可说。总会有一些新的细节被发现,或者老话题的新鲜点被喜获。
比如这个“驿壁”主题的论文就是新闻传播学学科的第一篇,看完论文对《长安三万里》中的驿壁画面有了更沉浸式的身临其境。
钢筋水泥的城市,没有驿壁。但还好有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让我们穿过纸张、往返影像,去感受悠悠岁月里“从前车马很慢”的那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