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类似戏剧或梦魇的演绎,配合牵引情绪的交响配乐,还有华服和美景,这一版的戴安娜是美的。这种美带有一丝在崩溃边缘的寒冷,外加一些戏剧夸张的“矫情”,像极了英国南部的白崖。

...

这显然不是关于戴安娜的典型叙事。去除经典逸事,将关键性的情绪变化浓缩于短短几天,然后放在银幕上,对表演张力的要求可想而知。在这一点上,Kristen其实值得一个提名的鼓励。但戴妃绝对的共情感召力,被冗长的情绪反复消磨殆尽。关于“矫情”的部分,演技的确不够自然。可能是由于希望贴近原型,K过多借助于举手投足的细节,从而失去了塑造人物的平衡。这虽加强观者对角色的可信度,也造成了情绪共鸣的阻碍。当然,这一部分,其他演员的集体背景式演绎也需要负一些责任。

...

从引用安妮博林的一刻起,有些期待就经历了逐渐落空的过程。父权社会的安妮和上个世纪的戴妃对比,已经去除了阶级性或皇室故事的经典共情,却也缺失有力的关于女性觉醒的思考。影片更多向两者的一致性靠拢,放弃了更具有突破性的尝试。隐晦的同性关爱似乎代表了大众对人物的爱,包括结尾的那张纸条,的确是令人笃信的美好。但压抑的女主,在过于挣扎的戏份中并没有提供更具有突破性的态度。结尾虽美,但我宁愿镜头停止在她驱车离去的乡间道路上,而不是在短暂解脱带来的没有意义的安慰上。

...

当然,该片优点是导演运用电影手法的效果叠加。配乐的凄厉配合空镜的冷色调,人物的哀鸣配合历史的悲剧,几乎完全放弃叙事性,试图带人投入到情绪推跌且稍带惊悚的痛苦独白中。

最后的最后,6.5分。

(文中图片原图均来自豆瓣)

「不语」,公众号“不著”每周四影视单元,更多内容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搜索"willyi_")

个人喜好,欢迎讨论,拒绝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