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是滨口入门作一点没错,最大的特征是方法论(学习模仿成果)的慷慨展露(也因此免不了暴露设计感),满足了小体量框架内部乐趣的丰富度,轻而易举的惊喜、好看。
2.不同于《驾驶我的车》以强实验性形式耦合强设计性文本,本片是以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匠气声张“偶然与想象”,且不论谋篇布局的难易差异,轻盈的外观下多少有些尴尬的偏差。
3.同时会意识到三段式之间的体系性欠缺洪的严密,隐性但不可或缺的。故事一对洪的方法论进行了最浅层直白的套用,算是有效。而故事二,不论祛魅与否,结尾都应延伸出更多义的空间,洪往往采用单个镜头语言高效地达成,不要求滨口的电影化程度达到这一层级,但他补充情节(再相遇)的次级策略显然不够奏效还暴露了破绽。
4.滨口的简洁方法无疑加深了很多人对他调度能力的质疑,还是认为略为偏颇。他确实更注重也依赖语言(言谈的内容和意义),仅靠“场-境-人”不经意间的变动带来偶然的情境延伸,而不是均质高密度的复杂策略。但,本片的演员调度很有趣了不是吗?故事三的电梯调度再现《夜以继日》的神奇魔法。
5.关于言谈的内容和意义,此处复制粘贴九仓老师的批评:……较为认同,在电影里,意识观念的流露比言谈的具体内容更为重要。电影需要言外之意(秘密)。
补充几点关于《偶然与想象》的简单思考(背叛)……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写在前面:本文基于微信群讨论整理写作而成,并非全部个人原创。本次活动共19人参与讨论,15人打分,平均分为3.28分(五分制)。评分汇总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一位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作者了,他是美国精神的图腾,是西部牛仔文化的代名词,是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