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赎》大概在六七年前,那时候只觉得这是一部精彩的越狱片。
知道斯蒂芬.金也只是源于一本在购物车放了N久的《写作这回事》某日活动为凑单到了我手中。收到书后读得如饥似渴,难得有作家把写作写得如此生动。而他从小到大所遭受的苦难在他的笔下让人读来忍俊不禁:两岁半被马蜂蜇、脚趾被水泥板压到;六岁多由链球菌咽喉炎发展要多次鼓膜穿刺;还有在树林里上大号用树叶擦导致全身多处皮肤发炎肿痛......七岁时,他创作了一个魔法动物故事,妈妈给了他一美元作为稿费,从此,他的人生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也由此开始写作生涯,不停地投稿,不停地被退稿,他把退回的稿件钉在墙上,以致于钉子无法负荷掉下来。成家后的他一边当老师一边在洗衣厂打工,他还是在写作,还是在投稿。他的第一部小说《魔女嘉莉》是他老婆从废纸篓捡回来告诉他这篇一定行,从此这个从七岁开始写作的人真正一鸣惊人成为作家。三十多年来,每天一大早,他就坐在打字机前写作,至少写1500字才起身,从不停歇。
而这本《写作这回事》是斯蒂芬.金1999年惨遭车祸动了六七次大手术、膝盖处打入七八枚大号钢钉后在轮椅上写完。
看完这本书,又重新看了《肖申克的救赎》书和电影,片中的安迪简直就是作者自己的写照,经历那么多磨难也不与生活妥协,心中永远充满着希望,总能在绝境中寻找出路。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个场景是,安迪在图书室发现一张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唱片,他不顾阻拦,锁上房门,用扩音器对着所有囚犯播放这首《西风吹拂》。在美妙的乐声中,大家纷纷停住脚步,目不转睛地盯着喇叭。瑞德说:“我从未搞懂她们唱什么 ,其实我也不想弄懂。此时无言胜有言,她们唱出难以言传的美,美得令你心碎。歌声直窜云端,超越失意囚徒的梦想,宛如小鸟飞入牢房,使石墙消失无踪。就在这一瞬间,肖申克囚徒仿佛重获自由。”
安迪深信:“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正因为如此,他才永不放弃,永不气馁。
安迪成功越狱后,瑞德感慨地说:“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安迪就是这样自由飞翔的鸟。
像斯蒂芬.金这样笔耕不辍、家财万贯、名利双收的畅销作家却并不为美国主流文学所接受,代表主流的“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从来不曾正眼看待过他,别说作品入围“全国图书奖”什么的,就连每年的颁奖典礼,也从不曾寄张请帖给他。而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不管他有没有获奖,只要我读起来喜欢、有趣就行,更何况他宛如马拉松式的写作态度,实在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接着我又顺藤摸瓜看了《危情十日》、《伴我同行》、《亚特兰蒂斯之心》,都是根据斯蒂芬.金小说改编的电影,都很精彩。
在我心中获不获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能否抓住读者的心,能让读者真真切切感受到作品魅力的作家都是好作家,斯蒂芬.金是我心目中的好作家。
补标2017.12.13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小莲藕的暑假托管班有一位北非外教,她小心翼翼把老师的城市抄下来,让我帮她查查在哪儿,我一查,是摩洛哥的第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现在又叫达尔贝尔,也由此查到了《卡萨布兰卡》这部电影。电影讲述了一个二战期间的故事,在法西斯横行的时期,卡萨 ...
#2024年电影#《黑天鹅》昨晚小莲藕来电话说:“今天的文学社团我们看了《黑天鹅》,就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小女孩长大后演的,讲她在天鹅湖里一人分饰两角,既演白天鹅又演黑天鹅,这部电影还让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妈妈感兴趣可以找 ...
不要对任何人有滤镜
《驯鹿宝贝》对我冲击力大的一点是:初出茅庐心怀梦想的年轻人自以为遇到了“伯乐”,以为对方看中的是他的才华,其实对方只看中他的身体,他以为满身光环的对方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对方引诱他吸D,在他迷幻之际X侵他,明知不对,他还一次次满怀 ...
在孤寂中开出花来
#2024年电影#《编舟记》《读书这么好的事》里读到“工具书不是工具书”这一篇。有一位翻译家说:“在我看来,词典是名副其实的活词典。当我翻查词典,我并不是在翻查一本工具书,而是就一个疑难或初步想法向一位专家请教……我对各种词典的编纂 ...
不自由,勿宁死
#2023年电影#《飞越疯人院》。某一天的上学路上,不知道怎么跟小莲藕聊起一个正常人如何在精神病院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她说:肯定不能说自己不是精神病,就像喝醉酒的人永远不会说自己喝醉酒。今天想到这部我五年多前看过的电影,陪她一起看, ...